“只要组织需要,我愿意再次赴疆。”作为第九批河南对口支援新疆的援疆干部人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20中心主任王慧彪一句话道出了他的援疆情怀。2020年4月,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王慧彪作为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再次来到哈密,开启了他第二次援疆生涯。
告别了妻儿和家里三位老人,王慧彪再次来到哈密市中医医院。在这个让他始终挂怀的地方,王慧彪全身心投入到医院管理、人才引进、临床业务等工作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如今哈密市中医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王慧彪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援疆的铮铮誓言。
王慧彪和科室医生为患者治疗。
丰富内涵建设
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近年来,对哈密各族群众来说,坐落在哈密河湿地公园旁边的市中医医院逐渐成了市民日常看病就诊的重要选择之一,特别是正骨、骨外、康复和疼痛等科室更受青睐。据了解,2021年该院门诊量较上年增加了209.73%,今年一季度门诊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5.6%。
王慧彪为患者查看检查结果。
走进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一阵阵中药的醇香扑鼻而来,门诊楼一楼、二楼的中医特色门诊,患者们正有序进行就诊。“中医院就要有中医院该有的特色,要内外兼修!”来到市中医医院后,王慧彪首先从医院的整体形象打造入手,不断丰富医院的内涵建设,规划编制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医院远景规划,除了将门诊楼、康复楼、正骨楼统一命名,还打造了“中药苗圃”这一“院景”。
“原来这就是杜仲啊!还是第一次见!”4月28日,在哈密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患者李娜饶有兴致地观赏着医院花圃里各类中草药。“种植各类兼具药用和观赏价值的中草药,既能增加中医院的特色文化,又能让职工和患者学习中药知识。”王慧彪说。
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医院发展新活力
改革是激励全院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潜力和动力的重要途径。如今,作为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的王慧彪,把目光聚焦在改革创新上。
王慧彪深入基层一线。
“为促进医院发展,我们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首先进行了绩效改革。”王慧彪说。在改革过程中,王慧彪把工作量和患者满意度同绩效改革联系的更加紧密,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王慧彪还高度重视医院内部质量控制,“医院要有一个良性循环,那就需要医院内部自我革新的过程。”为做好内部质控,医院研究聘请内控公司为医院做内控指导,制定了一系列医院内控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临床一线传帮带
做一个合格的健康卫士
作为一名骨外科医生,王慧彪始终身处临床一线,积极开展骨外科手术,参与哈密市各医院的疑难病症会诊等工作,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哈密市中医医院的技术空白。
在积极开展临床诊疗业务的同时,王慧彪还致力于传帮带工作。在先后两次援疆生涯中,市中医医院外科主任塔衣尔·牙合甫结成师徒对子,在王慧彪的悉心指导下,塔衣尔已经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外科骨干。
“他就是我的良师益友,这几年来,他毫无保留地把各种知识、技术传授给我,都是现场教学,他精湛的技术和富有创造性的理念,是教科书上永远也学不到的。”塔衣尔说。
同时,王慧彪还利用洛阳正骨医院的钉钉平台,让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每周通过网上“正骨大讲堂”进行培训,并参与学术讨论。
发挥援疆力量
助力哈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今年,医疗援疆的河南专家一共8人次来到市中医医院,王慧彪积极组织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援疆力量,同时,还组织在哈援疆医疗专家团队开展理论授课、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为哈密各族患者服务。
“援助单位是我们的后盾,也是重要的力量来源。”王慧彪说,我会定期向后方单位汇报援疆工作进展情况,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期间,邀请河南专家来市中医医院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及学术交流,并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初步达成建立教学医院的意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还选派业务骨干到河南正骨医院学习。
同时,协调洛阳正骨医院与哈密市中医医院的多方合作,挂牌了洛阳正骨医院和哈密市中医医院建设医联体医院单位,颈肩腰腿痛中心已正式挂牌。
“我随时听候组织召唤,时刻做好为哈密各族群众健康服务的准备。”王慧彪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