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他们把对亲人的思念深埋心底,只为远方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有一群人,边疆之于他们,更是挥洒热血的梦想之地,他们毅然扛起脱贫攻坚的重任;有一群人,他们跨越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只为建设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
新疆初印象 丝路蕴生机
告别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我作为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离开河南省能源局电力处副处长岗位,赴新疆哈密,任十三师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分管对口援疆、项目建设、能源行业管理等工作。与河南相比,新疆气候干燥、严重缺水,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但想起出发前领导的殷殷嘱托,我立马打起精神,尽快熟悉环境、吃透情况、进入角色,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作为发改委的一员,要及时把握丝路经济发展的新脉动,做积极推进项目策划和改革创新的“传帮带”,成奔跑在招商引资路上的“急先锋”,尽己所能,通过项目规划、招商引资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这才是作为发改委部门援疆的责任和使命。
传承担使命 创新添动能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结合十三师实际,在前指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牵头编制了《河南省“十四五”对口支援新疆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批复后,按照河南省对口援疆项目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工作程序,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加快推进援疆项目实施。截至目前,援疆项目已开工34个,开工率87.18%,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开创了良好局面。
资源整合“添动能”。为缓解十三师师域内新能源企业的消纳压力,我在前指领导带领下,专程赴河南省发改委对接“电力援疆”工作。经反复沟通协商,2020年争取到援疆电量2亿千瓦时,2021年更是争取到10亿千瓦时的额度,是上一年度的5倍,2022年又为当地发电企业额外争取火电交易电量3亿千瓦时,大大缓解了师域新能源企业的经营压力。
招商引资“引活力”。积极联系知名企业、商会、协会等拓宽招商渠道,通过拜访、调研、电话、网络、微信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推介新疆社会稳定及“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作用、投资软硬件环境和优惠政策、产业发展优势等,先后邀请多家知名企业到师市考察洽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签订框架协议7个,签约总金额147.5亿元。
项目建设“打基础”。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稳步推进师市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编制第十三师新星市综合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循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申报师市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了5个试点项目。强力推进10个总计规模53.64万千瓦存量风电项目建设。帮助3个煤矿企业编制45万吨/年项目的核准前期文件,并协调兵团发展改革委尽快完成项目核准批复,为企业改扩建赢得了宝贵时间。积极推进农网建设工作,经与多方协调,基本完成了2008年以来遗留的农网初验工作和农网审计工作。加强能源行业运行调度统计监测,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编制老-三-淖-烟铁路预可研,同时与中铁城投、国铁集团密切沟通,全面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编制二道湖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预可研,线路正线长度22.8km,全线预估算总额65515.94万元,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积极推动总投资1.32亿元的“雪亮工程”项目投入运行。
资金申报“提质效”。2020年申报新增中央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抗疫特别国债等7批次190个项目,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支持项目49个14.99亿元。2021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5个,总投资4.709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33766万元,下达政府专项债券项目9个、总投资3105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30800万元。制定出台《十三师新星市2021年“投资项目提质提效年”实施方案》,集中开展8大专项行动,推进有质量、有效益的项目投资。师市列入兵团重点调度项目36个,已开工36个、开工率100%。
抓牢安全“解难题”。持续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电力行业高风险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累计完成整改煤矿企业17项安全生产隐患,水务和电力企业35项安全隐患。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协调解决企业前期、建设以及生产运营各个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企业反映的施工许可证办理、消防安全验收等问题58条。
民族一家亲 走心践初心
积极主动地与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交友交心、交往交流。我与黄田农场九连职工艾合买提·艾海提结对认亲后,针对语言沟通不畅、风俗习惯迥异的情况,我甘当小学生,向结亲对象学习,了解风俗习惯。通过你来我往,我们的感情越来越近。2021年疫情封闭期间,我一直惦记着艾合买提·艾海提家春播春种的事儿,及时买好春种物资,专程给他送过去。艾合买提·艾海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受疫情影响,当地职工群众农产品滞销时,我主动参与制定消费扶贫援疆实施方案,并向河南农购网推送供货商,汇编《十三师消费扶贫农产品目录》,发出“扶贫手拉手消费心连心”的消费援疆倡议,打通了师市特色农产品在河南“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的渠道。帮助师市销售葡萄、哈密瓜等共2万余吨,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2000余万元。2021年获得第七届“十三师新星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三年援疆路是学习阅历之路,磨练成长之路,是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路,也是民族团结友谊之路。用三年不长不短的时间,做一生无怨无悔的事情,也进一步坚定了“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需长期坚持”的行动自觉。
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新疆发展,做一个永远的“援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