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岁月是一段充满光辉的岁月。
做出援疆这一决定,不是因为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记得刚接到组织通知援疆的那一刻,我激动极了,因为终于可以圆我的援疆梦了。
2020年4月初,我踏上了援疆之路。一踏入红星医院病理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新、整洁、环境静谧的一个科室,科室人员虽不多,但设备齐全,高端切片机、常规自动染色机、免疫组化染色机一应俱全。
初到兵团十三师时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提出“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思考有了答案。
在我与红星医院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病理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我每天手把手的带着青年医师一起阅片,每天常规带教阅片,诊断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带着青年医师一起分析切片,讲解诊断思路。面对充满渴望知识的这些年轻大夫,我觉得有理由去好好带教,这是我的一个责任。
经过不断的实时带教,这些年轻医师慢慢的都能处理一些初步诊断了,对一些疑难病例也能进行初步分析诊断思路。病理科以前没有开展甲状腺穿刺细胞病理项目,我来到科里以后,就开始了甲状腺穿刺细胞病理诊断的工作,每天带着年轻医生一起阅片、分析,在我援疆工作结束的时候,病理科的医生都能独立进行甲状腺穿刺细胞学的初步病理诊断了。甲状腺穿刺细胞病理的开展,标识着红星医院病理科的业务又拓展了一项新的项目。
完善体制机制是促进病理科高效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在红星医院病理科工作的一段时间,使病理科的各项制度得到了明显完善。加强科室质控工作、完善医院各项任务;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科室运行协调、顺畅发展,各项工作效率稳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填补3项红星医院病理科空白。开展了肺癌和胆囊癌、腮腺肿瘤的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为无法手术和无法活检、找不到病因的内科胸水患者,成功诊断出恶性肿瘤及明确原发灶;使常规切片机、自动染色机、免疫组化自动染色机、使用率达到最大化;免疫组化试剂使用率最大化;经济指标明显高于往年;病理科获得了医院颁发的最佳运营奖,医院领导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我在科里不仅有外检工作的师带徒活动,而且也注重对青年医师的科研思想的培养,在援疆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指导病理科年轻医生成功申报了一项十三师师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使红星医院病理科的科研由此也打开了新的局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经过大家艰苦卓绝的努力,红星医院病理科在不久的将来,分子病理实验室会筹建齐备,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现代化、设备齐全、人才辈出的病理科,是一个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巨大改变的病理科,是一个因为援疆而发生改变、提质增效的病理科!如是,我将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这是因为我希望通过我们援疆的力量,使红星医院病理科能够平稳的、高效的发展。我想我不远千里来到哈密,充分发挥了传帮带及授人以渔的作用,也实现了红星医院病理科的重大变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病理科也已高效、平稳的运行,病理科室同事也感受到了科室的规范化制度化给工作带来的方便,在安稳有序的工作流程中,人人都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一年半的时间,转瞬即逝,与同事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同呼吸共命运,不改初心,牢记职责使命,用忠诚与爱心扛起了一名援疆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用为民和奉献谱写了兵团精神。虽然自己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也已尽己所能,使自己的援疆工作没有留下半分遗憾。
时光流逝,在疆一年半的时光里,对我来说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历练。
我带着爱的力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创了红星医院病理科新的局面,并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病理队伍。
虽然援疆工作已经结束,但我的心始终会牵挂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