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组织需要时,我毅然迎风西行,来到东天山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支教援疆。三年里,无论在师直属的红星学校还是在新星市第一中学,我始终不忘援疆初心,扎根一线,努力工作,从一名援疆新人成为大家认可的兵团老兵,赢得了广泛好评。
援疆期间,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我都会每天坚持在学校门前向1100多名师生问好,成立以我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把兵团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刻入学生心灵,让十三师的10000多名学生受益。我先后获得十三师优秀共产党员、十三师“名师带徒”标兵、河南省年度教育新闻人物等荣誉。
心有红星迎风西行
2019年底,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校选派我援疆支教的消息传来时,很多熟悉我的人都不解的问:2017年我就被评为正高级教师、2018年荣获中原名师和河南最美教师称号,任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副校长,而且自己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的情况下,为什么会选择援疆?
其实我的援疆梦早在2012年就已经扎根心田。那一年,学校让我去位于库尔勒的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进行交流,当时就被沙漠戈壁中教育人的情怀深深感动。此后,我作为名师又多次到库尔勒和哈密送教送培,与新疆的教师接触越久,就对他们坚持扎根边疆从教的精神越敬佩;与新疆的孩子们接触越多,就越渴望来这片热土,为祖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援疆。
让学校旧貌换新颜
入疆时,我在位于哈密市区的十三师红星学校任副校长,初到新的学校,有太多和河南不一样的地方。我第一时间调整自己,虚心向当地领导老师请教,同时带领学校的援疆教师发挥河南优势,努力奉献拼搏,学校教学、教研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取得了26项师优势学科评价的好成绩,刷新了学校历史新记录。
2021年,随着第十三师新星市在黄田农场挂牌成立,新星市第一中学的建立提上了师市党委的议事日程,师市党委希望我带领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管理团队和援疆教师到那里开展组团式援疆工作。
新星市属于新建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新星市第一中学的组建更在初步阶段,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人劝我不要那么辛苦,但当我接到这个任务时没有丝毫犹豫,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提出了“点亮生命新星”的办学理念和打造品牌学校、品质教师、品位学生的办学目标。虽然有了吃苦的准备,但初到学校,条件比我想的还难,当时整个校园还是一个大工地,施工的机器轰轰作响、灰土飞扬在整个校园、教学楼只能使用一半、搬家物资杂乱的堆放……怎么办?我撸起袖子和老师们一起开始搬教材、扛设备、擦玻璃、清地板……就这样,校园一点一点有了变化,终于具备了开学条件。9月9日,当师市领导赶来为学校挂牌并宣布开学时,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花样教学”深受喜爱
在河南时,我的历史课堂就以“花样教学”很受到学生欢迎。来到新疆后,我把河南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引入新疆,让这里的孩子们爱上历史学习,寓教于乐,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兵团精神牢牢铸进学生心间。
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我把课堂搬到了黄田农场场史馆、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哈密市博物馆等地方,很多孩子说,老师,这样跑着学真有意思。同时,我还组织教师开发了“话说中华传统节日”系列课程,《话说元宵节》开讲时,十三师红星学校、红星一场学校、新星市第一中学的孩子家长与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新县初级中学的孩子家长在线上相聚,猜灯谜、讲红色故事、说家乡风俗……一场万人大联欢,让河南和新疆的孩子们彼此相知,成为好朋友!很多孩子说,老师,课堂上有我们同学跳的《明月几时有》,有老师讲的舌尖上的中秋,让我们唱着学、跳着学、吃着学,真是太有意思了。
结对共建携手发展
来到十三师后,我不仅承担了份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还承担了许多其他的工作。比如,“双百计划”是河南省教育厅为支持援疆工作,提升哈密和十三师的教师专业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计划,我主动承担了其中的许多具体工作,一方面与河南省教科院专家一遍遍对接,课题指南怎么定,专家指导何时讲,一方面不断接听援疆团队教师的电话,耐心细致解答他们一个又一个问题,帮助老师们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现在河南援疆团队带领受援地教师共立项课题200项,组成200个研究团队,让1200名援疆团队教师和受援地教师受益。此外,我还承担了哈密市、十三师的党史宣讲、名师培训等多项任务,2020年以来共为哈密市和十三师开设各类讲座、公开课11次,受教育师生达12000多名。我还把自己的中原名师工作室带进了十三师,吸纳当地学校教师加入工作室,同时还主动联系,力促后方近30个中原名师与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工作室,同哈密市和十三师300余名教师组建远程网络工作室,形成发展共同体。
如今,看到十三师的教育发展有了大的跨越,我的心里比谁都高兴,因为这是我当初选择援疆的初心和目的,希望十三师新星市的每个孩子都如一颗颗耀眼的星星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