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我怀着对边疆的憧憬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主动报名申请支教,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中的一员。
2020年4月,我离别妻子和正在上初三的女儿与22名支教教师一起到火箭农场第一学校高中部报到,开始三年的支教工作。火箭农场第一学校高中部共有8个班级,本校老师只有8人,看到火箭农场第一学校高中部的现状与我们心里的预期落差较大,怎么办?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与崔伟副校长(援疆)谈到高中部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开展时说:“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我们要尽快让课堂教学有序开展起来,高三的模拟考试要常态化……”学校任命我为教务处副主任和高一高二年级组长,负责高中部教育教学工作。职责明确,任务艰巨,我克服困难,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克服水土不服和时差上的不适应,和高卫华主任通宵达旦、通力合作,在一个星期内先后就教育教学、教研、备课、上课、作业和考试等方面制定了9个管理规定或制度,为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调配教师,安排课表和自习值班,使高中部的课堂教学正常开展起来。我在两周内瘦了五斤,当看到学生终于可以走进课堂听老师讲课,脸上绽放着微笑时,我感到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这是我们援疆教师得到的最大欣慰和援疆意义所在。
2020年9月,因工作需要,我来到红星高级中学支教。我曾在工作笔记上记录:“只要是援疆工作需要,我一定会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尽量不给组织、学校添麻烦……”这是我的援疆工作态度。到红星高中后,三(10)班原班主任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带班,我主动请缨承担三(10)班班级管理工作。作为高三毕业特长班的班主任,面临着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和升学压力,我从目标管理入手,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高考目标,通过每一次考试不断强化每位学生的目标意识。每天早上、午休起床、晚饭后和晚自习我都会出现在教室,督查学生知识落实同时做好学法指导。班级有几位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差,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单独辅导帮助提高考试成绩。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导致缺乏睡眠和运动,2021年5月18日正在上课的我突感身体不适,全身出虚汗、呕吐乃至短暂失明最终晕倒在讲台上。经紧急送医检查,我的颈椎4、5、6段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由于病情比较严重,医生建议住院治疗,我怕耽误学生的复习备考,在医院买了一些药物,就坚持回到学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劝我在家休息几天,我当面答应了,但第二天放不下学生,忍着疼痛坚持到校上课。我的爱人从老家给我寄来200贴颈椎膏,郑继超副校长还专门给我买了颈椎治疗仪,三门峡带队领导李平副秘书长多次电话慰问,前指领导孟继功副部长也多次关心我的病情。让我十分感动,更加激励我努力向上。高三年级主任邵晶曾这样评价我:“王老师永远不知疲倦,为高三年级树立了榜样”。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高考,我带的三(10)班高考一本上线53人,一本上线率达94%以上。
红星高中蒋卫东校长十分认可我的教育教学经验,经校委会研究任命我为教务处副主任,协助教务主任做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为了不负重托,我结合红星高中校情给高三提出多处改进的建议: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加强班级管理、加强午休管理、加强对潜能生的培养和优生的培养。我对每一项管理举措都积极参与和跟踪落实。通过高三全体教师的努力,2021年红星高级中学高考成绩取得巨大进步,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
实施学生导师制,全面提升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要求每班合理划分六个学习小组,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学习小组。每周日学生在专用的反思本上书写周反思,教师在周四前批阅完毕学生的反思本。年级定期抽查反思本的书写和批阅情况,定期召开导师见面会,增进师生互动。通过两个月的导师制的实施,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师生关系得到显著提升。
课前激情宣誓,全面提升学生精神状态。年级要求各班写出铿锵有力的誓词,在下午第一节上课前全体学生在领誓员的带领下起立宣誓。提出“静专思主”的要求,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入班即静,入座即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优化学习环境,切实提高学习效率。提出“打造高效课堂和科学备考”的理念。利用年级例会时间和备课组会议机会,讲述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要求和具体做法。
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我的努力付出得到领导的认可:“今后希望多选派像王建华这样的老师支教我校”这是红星高级中学蒋卫东校长与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领导交流时的对我的夸奖。援疆期间,我先后被三门峡市教育局授予“岗位标兵” “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被灵宝市教体局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荣获“十三师第二届最美教师”称号,被红星高级中学授予“最美援疆教师”荣誉称号。
我将一如既往倾情兵团教育,把爱献给边疆,用我最美的青春年华书写梦想,向十三师教育事业交上最完美的答卷,为河南的父老乡亲争取更大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