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质彬彬像个学者,没有一点儿架子。”见过张春敭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
郑州到哈密,相距2500多公里。2020年4月,张春敭作为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的一员,肩负组织的重托、领导的嘱托、家人的牵挂,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到哈密市中心医院,开展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一岗双责 不辱使命
为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医疗机构“组团式”对口援疆工作模式,张春敭受组织委派,担任哈密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按照班子分工,他主要分管医院人事科、科教科、信息科、护理部及工会工作。
同张春敭一起在医院开展援疆工作的同事,有期限半年和一年半不等,他们援疆期间的工作由张春敭来负责协调。张春敭是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在受授单位他要参与医疗业务工作,还要指导完成一些高难度的胸外科手术。
2022年4月15日,张春敭主持召开哈密市中心医院科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预防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初评评审会。
既要搞好援疆团队的协调管理,又要搞好院内的业务工作,面对重担,张春敭没有退缩。两年多来,他在工作中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坚决服从医院党委的集体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紧盯重点工作,认真履职尽责,高质量完成了医疗业务、科研教学、人才梯队建设、对口援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
“我把援疆这3年当作人生的历练场,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干好工作,才能给组织上有个交待,给后方的领导和同事们有个交待。”张春敭说。
率先垂范 积极帮带
张春敭充分发挥个人专业特长,积极主动参与临床一线实践教学工作,帮助受援单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两年多来,他指导完成了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术、经剑突下胸腺瘤切除术、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腔镜肺段切除、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胸腹腔镜空肠代食管术等一系列手术,部分项目填补了哈密市域空白。
张春敭带领医生完成高难度胸外科手术。
为了帮助年轻医生提高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张春敭利用远程系统积极促进远程会诊,并针对具体病例邀请专家进行线上教学,组织年轻医生参加线上会议,观看手术直播,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他在院内牵头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科研沙龙,鼓励援疆医生和本地医生一起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并同河南大学医学院科研团队签订科研合作协议,推动医院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1年12月,在张春敭的努力下,促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团队支援哈密市中心医院科研创新发展合作协议》签订,哈密市中心医院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作获得新进展,目前已招收博士后4名,定期组织项目开展工作汇报,此举进一步推进了医院科研发展,带动了一批优秀医务人员成长进步,促进了哈密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康复患者赠送锦旗。
“张院长在业务工作上率先垂范,还想方设法地帮带我们,我们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他和援疆专家们的帮助和指点。”普胸外科的年轻医生柳紫阳勤学好问,被大家戏称是张春敭的“小徒弟”,提到张春敭,他的语气中充满感激之情。
搭桥铺路 力促发展
两年多来,张春敭利用援疆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豫哈两地间的交流交往,为哈密市中心医院人才培养、项目落地、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春敭(左二)代表哈密市中心医院迎接新一批援疆专家。
他重视人才培养,严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带教行为,将绩效考核纳入规培生日常管理,实现住培结业首考通过率达到83.33%,创历届新高;他积极组织人事科、科教科到新疆医科大学、兰州大学医学院等院校参加招聘工作,并从医、教、研、管四个方面选拔院内优秀人才,制定3年培训方案和考核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为促进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全面提高,张春敭积极促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哈密市中心医院的交流合作,邀请更多专家教授来哈,目前已先后邀请72名专家,在哈密市中心医院开展理论授课、教学查房、手术、义诊等活动,并安排多批次哈密市中心医院医生到郑大一附院进行短期培训和进修学习。
张春敭和同事在基层义诊。
据统计,张春敭牵头组织“中原名医回头看”线上教学、“援疆医生大讲堂”等教研活动100余次、组织“教学查房比赛”“病历书写比赛”“心肺复苏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10余次,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纷纷受益,他还积极组织“援疆专家边疆行”“河南名医下基层”等义诊活动30余次,给哈密各族群众带去了福音。
“张院长是把援疆工作当成一份事业干,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的非常感谢他为我们医院所做的努力。”哈密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志连说。
1000多个日夜的坚守,无论是泪水还是汗水,都将成为过去。还有几个月就要离开新疆了,张春敭心中五味杂陈。他说,分别只是为了更好地相逢。对他来说,援疆事业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他的援疆,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