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兴国是来自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教师,博士研究生,对于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新疆,学习理工的他一直深深向往去实地查看,因此非常关注援疆信息,并为之而努力准备。当2019年年底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选拔时,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过关,于2020年年初,来到哈密职业技术学院任机电系副主任。
来到哈职院,谭兴国老师注意到这里的教学模式和河南有着明显区别。主要是学校第一届“4+0”应用型本科生面临毕业,长期以来哈职院的高职教育没有毕业设计环节,老师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方面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谭老师之前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但是哈职院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他理清思路,通过大量调研和访谈工作,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调整,确定了以实践为主,不断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讲授“单片机原理”课程,专门自费设计制作了一款课堂演示的实验板,免费发送给学生,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比如,把课程安排在实训室,边操作边讲解,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设备上呈现出来;比如,在针对本科班老师不足的问题上,他积极联系后方力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和后方教师解决了20多门课程师资问题。课后,谭老师和同学们聊天的同时还以其专业的科研方法分析学生们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他不断改进授课方式,学生们越来越喜欢谭老师的课程。因为疫情防控,学校有一段时间采取线上授课。当他回到教室上课时,同学们的第一句话,从“老师好”变成了“老师,我们想你了”,这让谭老师非常感动与自豪。
这里的孩子非常勤奋好学,在备训一次学校技能大赛时,学生们向谭兴国老师请教一个困扰很久的问题,如何绘好电路绘图,针对这个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谭老师决定给学生们开展一次关于电路绘图软件的专题培训,他用了十几个小时准备从易到难的电路绘图相关资料,并约好利用周末进行讲解,学生们非常感动。当天,他早早就来到教室,听课的时候大家也格外用心。经过不懈努力,学生们在大赛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名次。在他带的本科学生中,来自喀什的维吾尔族阿卜力克木·努如拉同学动手能力出众,但编程和理论方面存在短板,谭老师就重点对他进行辅导,陪他一起查阅资料,一点一滴学编程,全程指导毕业设计。当阿卜力克木·努如拉同学设计出毕业作品手机APP时,他动情地说“谢谢谭老师,您让我知道了怎么做科研,这将影响我的一生”。
在传帮带方面,谭兴国老师与每位教师进行深入座谈,把握教师们科研水平和科研需求。组建了“机电工程教科研团队”,通过每周定期讲座,手把手教会团队成员组织选题、设计调查问卷、项目论证、专项技术攻关、提炼科研方向、开展毕业设计、课题申请书及论文的撰写等。在他的指导下,团队获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州项目1项,市科技项目2项;3名教师成功申报教科研项目,1名教师晋升副教授高级职称,2名晋升中级职称,教师们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两年多来,谭老师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专著1部,编写教材2部,发表教研论文4篇,主持自治区和市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完成省级教研项目2项,主持自治区人才更新工程项目1项,参与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项,申请专利3项。
此外,谭兴国老师还在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承担科研和管理工作。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是“十三五”援疆重点项目,开辟了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共管的新型援疆合作模式,是科技援疆和社会服务的实践平台。主要是结合哈密能源资源的禀赋优势,与区域内的能源企业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为哈职院老师们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提供机会。谭老师被研究院受聘为中小企业志愿服务专家,在政策、管理、数字赋能、技术等领域为当地企业排忧解难。他与天诚新能源合作开发新一代的高效智能节水型光伏板清洗装置,清洗之后的光伏板可以有效提升发电效率;过去风力发电运维的人工巡检存在高空作业风险、停机时间长等问题,谭老师与新疆思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基于无人机的智能巡检系统,获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地州项目立项;谭老师还受聘为新疆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哈密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专家,通过讲座、函授、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强与新疆院校合作交流,为新疆人才培养建言献策。2021年,谭老师组织承办了自治区级“风电运维技术”高级研修班,为新疆培育专门高级技术人才81人。新疆思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寇志庆不止一次说,看到谭老师就看到了主心骨,知道企业该怎么在科技方面助力发展。在他的支持下,该企业获哈密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批科技型成长企业。哈密当地企业向他发出邀请,希望谭老师能够长期留下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谭兴国老师的援疆之行离不开家人的支持。那时候孩子刚上中学,双方老人需要照顾,这些都成了他的顾虑。但爱人只说了一句话“你放心,家里有我”,正是有了爱人的全力支持,他才能全力以赴投入援疆工作。2022年4月,谭老师敬爱的外公永远离开了,由于工作需要无法返乡。自古忠孝难两全,谭老师抑制住心中的悲痛,在宿舍朝着老家的方向磕了3个响头,告慰老人在天之灵,相信亲爱的外公会理解和支持他。
“援疆人才有批次,援疆事业无止境。期满离别心犹在,不负天山不负哈。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常包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只要祖国有需要,我愿再为新疆行。”谭老师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