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孙新领老师,其实是一名疆二代,他的父母响应国家号召,从河南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农八师兵团农场奉献了青春。他出生在新疆,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没有离开过新疆。毕业以后到新乡参加工作,他时常想起父母在新疆工作奋斗的画面,他知道那是兵团人的基因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2019年年末,得知有援疆机会,他义无反顾第一时间报名申请。2020年年初,他重新踏上新疆这片和父母一起生活过的魂牵梦萦的故土,来到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副主任。
孙新领在学院承担了三个方面的计算机课程,分别是编程语言类、单片机类和信息技术基础类。在他看来,最大的教学问题是语言不通。本就晦涩难懂的计算机专业术语,对于国语水平本就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更加困难。语言不通对其他援疆老师来说难以一时解决,但对孙新领来说则较为容易,由于他自幼在新疆长大,会些简单的维语,来到这里后,又把记忆中的维语唤醒了,在第一节上课时,他用维语向大家问好,跟大家交流,同学们惊呆了,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教学中,他因材施教,采取少讲精讲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并熟练掌握应用。
孙新领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办法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我就在手机上面找能够编程的软件,让他们下载后进行操作。同学们的作业就是在手机上进行编程,我可以随时检查,对于前几名完成质量好的学生会给他加平时分。平时分和奖学金挂钩,这样就能很好的提升大家的学习兴趣。” 同时,他还坚持通过在课后与学生谈话沟通,利用在线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授课,学生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这让他备受鼓舞,通过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学习对象,也使他更明白了教学相长的意义。孙老师十分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经常去学生宿舍谈心,去食堂陪餐,也和学生们在微信、钉钉上进行深度交流。在学生眼里,孙新领不只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更是一位和蔼可亲、关心自己的长辈。
孙新领和一起来哈职院援疆的同事们有些不一样的是,除了任课以外,他还要负责哈职院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及网络运行维护等工作。新疆处在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前沿,网络信息安全显得特别重要,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孙老师感叹道,学校网络作为学校信息流通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学校的网络管理工作是复杂的、重要的,容不得一丝放松和马虎。日常工作琐碎而又必不可少,有一次夜里临近12点,学校因为突然停电,核心机房的一个网络线路出了故障,第二天学校还有重要的在线考试任务。他闻讯后,立刻骑电动车来到学校,指导学院技术人员排查故障、解决问题,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紧张工作,问题总算解决,当他倍感轻松长舒一口气时,才发觉天已亮了,突然想起独自睡在公寓的儿子还要上课,来不及洗把脸,就匆匆忙忙地赶回去送儿子上课。
除了完成这些常规工作外,孙新领还在网络安全策略、软件系统的安全配置、建立和应用防病毒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设计和制度完善,使学院网络运行速度提升,出错频次不断下降,为全校教师上课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信息化环境。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孙新领老师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他的努力下,学院公开课、微课录制效率和效果得到飞速提升,校园教职工上网用网安全得到保障,他还对实训楼进行了网络升级改造,提升校园网络的覆盖范围,确保学校网络无死角,学校广大师生们切实感受到了学校网络信息化的方便快捷。除此之外,孙新领老师撰写了学院智慧校园“十四五”规划建设方案,为学校在信息化深入发展、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申报了教育援疆专项课题“基于大数据的西部地区高职学生数据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有时,他还要应对一些额外工作,这更加考验着他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突然有一个项目要上很多设备,可能从项目申报,包括设备的技术指标核定,以及后期的购买、招标、投标等等都要参与。”面对种种考验,孙新领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两年多来,他组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团队,先后培养哈职院年轻教师4人,指导教师申报成功哈密市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个人主持申报了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获立项,参与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用耐心和认真交出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常言道,父爱如山,这句话在孙新领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由于妻子也是教师,家里有着两个孩子,没有老人提供帮助,入疆时他不得不带着4岁的小儿子孙好田一起来到哈密。刚开始,老母亲从石河子来哈密带了一段时间,可两次意外受伤后不得不回去养伤。两年多来,他是既当爹又当妈,既要教育好学生又要教育好儿子,除了上班外,经常在公寓操场上看到父子俩跑步的身影,他一有空就陪儿子去读书、玩游戏,展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与担当,是援疆人眼中的好爸爸。最揪心的是当他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时,孩子只能一个人在家乖乖地玩积木、看书,懂事的让人心疼。但在他精心的照顾下,孩子成长地非常健康,见到援疆的叔叔阿姨们会很主动地唱在幼儿园学到的红色歌曲,兵团精神在他身上也得到了延续。
孙新领抱着儿子充满希望地说到,对于其他人来说,援疆是一份难得的经历,但对于我来说,援疆其实是一种传承,是沿着父母的工作战斗足迹继续前进,父母上辈的兵团精神、军垦精神、奉献精神、胡杨精神早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援疆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像爷爷和我一样,继续投身于大美新疆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