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一身精致打扮,近看头发一丝不乱的吴鹏辉,你可能永远猜不到这位帅气的年轻小伙子是一名康复治疗师,更不会想到他已经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余年。少年时曾想仗剑走天涯,如今身怀绝技,正值报效祖国的大好年华,2019年年末得知有来援疆的机会时,他立即响应组织号召,报名来到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医护系副主任,开始了他期盼已久的援疆之旅。
初来乍到的他到达哈职院后,发现现实比想象中的更为困难。首先,面临环境适应问题,哈密气候干燥,让他很不适应,经常半夜渴醒。其次,面临语言沟通不畅的问题,哈职院是一所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南疆,这些孩子国语基础不是很好。以上的问题是援疆老师面临的共性问题,对于吴鹏辉老师来说,最困难的问题是从康复医疗界跨界到教育界,从康复治疗岗位站到三尺讲台上。他至今对第一次上课的场景记忆犹新,“第一次上课,我就听到了久违的声音,班长喊起立,所有学生对着我喊老师好,我顿时感到身上压力巨大,但我更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到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渴望的眼神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我愿意尽自己所能去付出。”吴鹏辉老师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身上的本领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们。
吴鹏辉老师来到学院后,了解到哈密市康复治疗事业相对落后,哈职院医护系康复专业刚刚起步,面临着师资队伍不足,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前景信心不够,大量器械闲置等状况。他看到这个现象,没有急于正式授课,而是用最短的时间跑遍哈密大小医院,调研当地康复治疗专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病源等情况。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他开始和教师、学生代表谈话,认真分析学情,用大量事例让学生看到康复专业发展前景,社会待遇等,提升学生学习康复专业信心。根据调研和访谈结果,他召集康复组教师开会,制定详细周密的康复专业建设计划,根据教师弱项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并逐个听课指导,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认同感。在他的努力下,哈职院各种康复实训室闲置的机械动起来了,老师们在他的带领下进步神速,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欢声笑语。
慢慢地,吴鹏辉老师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以身作则法。由于康复医疗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这项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手法。以往教学是拿人工模具,到了吴鹏辉老师就把自己当成模具,每个学生在他的身上进行手法实践,练习康复技能,这样更便于他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便于他随时指出纠正学生错误。两年多来,他肩膀上的红肿已成色素沉着。当问及疼不疼时,吴鹏辉老师爽朗的笑了:“不疼,为了孩子们的将来,值。”一个值字包含了他对学生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爱,包含了他对边疆康复治疗事业的拳拳之心,因为他深知这些孩子就是将来哈密乃至新疆康复治疗事业的火种,他要打造一支永远留下来的康复治疗钢铁之师。
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教师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吴鹏辉老师协调哈密市中心医院、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当地医疗机构,签订互帮互助协议,带领学生到这些医疗机构实习,还对医院实习生进行指导,除了定期的授课、会诊外,每周三下午带领青年教师到哈密二院坐诊,毫不保留地将专业手法、病情评估、康复方案设计等经验传授给教师、学生和当地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师,极大地促进了哈密康复专业的发展和康复水平的提升。回到学校后,他让实习的学生把遇到的事例讲给未去实习的学生,就会极大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普遍突出的案例颈椎病,他在课堂上给大家反复讲过,现在人们因为工作生活需要经常会坐在电脑前,颈椎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康复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推拿按摩是重要的缓解方法。大家在他身上也练习了,但在实际操作真正面对病人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效果还是不一样。经过这两年多的医教融合,言传身教,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手法效果奇佳。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哈职院18届医护系38名学生到各医院实习,短短几个月就被各医院认可,还未毕业就已签订入职合同。吴鹏辉从学生们跨出校门时开心的笑 容上,看到了学到知识的满足感,走向岗位的幸福感,深深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
此外,吴鹏辉老师积极参加学院及医护系举办的各种活动。2021年,他被聘为青年教师导师,负责带领2名新入职老师。此后,在按时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外,他全身心得投入到这两名青年教师的培养当中,因为他明白,自身援疆时间有限,只有留下永远带不走的队伍,哈职院医护系康复专业才能茁壮成长。听课、备课、写教案、做课件、打造精品课、申请课题……两位青年教师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古丽米热·吾甫尔荣获全国康复青年教师优胜奖、院级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吴鹏辉老师也收获了1项省级课题,1篇核心期刊论文,1个实用新型专利等成绩,还被哈密康复医院聘请为名誉业务院长。
吴鹏辉还是一位富有大爱的老师,去年7月份,经学校老师介绍,有一个3岁的脑瘫儿童前来找他治疗。家里已经给孩子治病花空家中所有积蓄,孩子母亲也因此失去工作。当见到孩子的时候,孩子用天真的眼神望着他,给了他一个甜蜜的微笑,这一幕让吴鹏辉老师心中越发的感到心酸和难受。作为一名医生,他认为不能轻易放弃这么天真无邪的孩子,于是就利用休息时间去家里给孩子做康复治疗,并且还把自己独特的康复手法也教授给孩子的爸爸妈妈。两个月的治疗时间转瞬即逝,在他精心治疗下,孩子已经能够基本站立,他嘱咐孩子父母要坚持下去。今年有一次他和哈职院同事们一起去西戈壁搞活动,无意中撞见这个孩子,孩子看到他非常高兴,向他快步的走去,虽然还不是很稳,但已经可以自行行走。他又看到孩子身后父母喜极而泣的模样,他俩感激拉住吴鹏辉老师的双手,感谢的话从见面就没有停下过。吴鹏辉老师轻轻地抱起孩子,向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同事们才知道他背后做了一件这么好的事儿。说到这里,他倍感自豪,觉得自己所作的是真正帮助了有需要的人,在援疆的旅途中是意外付出,举手之劳,但对于这个家庭却是照亮了天空,送来了温暖。两年多来,经他之手康复成功的病人已多达千位,多位病人家属送来香甜可口的瓜果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在哈密康复界,吴鹏辉老师声名远扬,甚至有的患者经他的学生介绍后从南疆千里迢迢来找他治疗。
谈及家庭,吴鹏辉老师心里有些难受,家中两个儿子,来哈密时一个七岁,另一个才三岁。视频时,两个儿子经常抢着说,爸爸,我想你了。老大说,爸,你啥时候能回来啊,我想让你带我和弟弟去方特玩儿。小的说,爸,你快回来吧,我想吃你做得好吃的。一句话让他瞬间泪奔,援疆三年,他家处二七区大学路附近,是郑州“7.20”特大暴雨的重灾区,每次疫情封控都在其中,截至发稿时,仍在封控之中,他只能通过视频鼓励妻子和孩子。家中妻子独自承担着这一切,默默付出,默默支持。每位援疆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亲人,河南援疆不仅仅是来到哈密这几百人在援疆,更是背后几百个家庭在援疆。
“援疆工作带给我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把自己擅长的康复治疗技术在这里发挥到最好,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新疆哈密,这是我这一生当中最大的收获。”吴鹏辉老师说到,千言万语比不上真真切切地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最后,他赋诗一首来总结这三年援疆工作。“一朝立志两地缘,三山环抱四水连。五音六律颂中坚,七纵八横戍边前。九霄壮志十力全,百年疆业心中念。千山不断西北恋,万里共筑豫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