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援疆生活让我领略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地域的风情。
2021年9月8日,我登上了郑州到哈密的航班,当飞机抵达新疆这片辽阔土地的上空,透过机窗望下去,连绵起伏的天山山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脑海里浮想着哈密的样子。出了哈密机场的路上,我就看到了路边有这样一行标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就在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援疆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来到新疆,才能体会到祖国的辽阔和新疆的美丽,哈密市面积有14万平方公里,仅比河南略小,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哈密地处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汇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又融汇了南北疆景色和气候于一体,素有“新疆缩影”之美称。在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感受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壮举和丰功伟绩,使我心中感恩先烈们的付出,感念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只有来援疆才能让我了解边疆稳定的重要性,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各民族要在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哈密中院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了援疆小组团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给了我们家一样的温暖。
在哈密中院我被安排在执行局工作,这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队伍,是一个风正心齐,锐意进取、能打硬仗的团队。在这个充满热情、充满人文气息的大家庭中,我热爱这个集体,要为这个集体增光添彩。执行工作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在执行局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收获了很多,感受也颇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执行局在每周一三五会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听取每位同志的工作汇报,对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集思广益,共同讨论解决。洪燕局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们执行人员一定要穷尽一切办法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尽最大努力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从司法为民出发,不断提升执行质效。
执行工作外勤任务重,我在尼亚孜老师带领下穿梭于大街小巷、村村落落,寻找着执行线索与机会。尼亚孜老师已经56岁了,我习惯叫他“尼亚孜大叔”,在工作上他不计较分内分外,谁喊他帮忙,都不会推辞,对待当事人特别细心,无论多不讲理的被执行人,在尼亚孜老师的面前好像都变得好说话了。执行工作只有你亲身去经历才能体会其中艰辛,同事们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我,让我对执行工作有了全新认识,这段执行经历深刻心中。
短暂的援疆之行,让我积累了工作经验,激励了前行的信心,丰富了人生阅历,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这里的美和这里的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