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河南援疆医生队伍中就有一位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融入血脉的女英雄——介卫华。
新疆伊吾县,一个充满红色基因的美丽地方,曾经的四十天伊吾保卫战,是我军历史中不能磨灭的经典,在这座英雄城市进行医疗援助,使介卫华心中的革命主义精神扎根得更深,她说,励志要做保卫伊吾的英雄。
介卫华是漯河市中医院第十批医疗援疆干部,担任伊吾县人民医院内儿科病区主任,从医近30年,在内科领域经验丰富,技术超群,在主动报名援疆后,考虑最多的事就是这边医疗需要什么?我能带来什么?离开时能留下什么?
来到伊吾后,介卫华发现在工作中确实存在现实问题,伊吾县地域辽阔,相当于7个漯河的面积,气候寒冷干燥,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征,加上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使得当地的心脑血管病人较多、病情较重,县城里只有县人民医院一家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少,还要承担大量公共卫生的工作,所以每个医务人员几乎都身兼数职,每个科室的医务人员都有缺口,工作难度超乎预期。
“直面困难,解决困难,永不言弃!这不正是伊吾保卫战的精神指导吗?在援疆指挥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当地政府的细心安排下,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迅速融入角色,认真开展工作,克服一切困难,勇于承担,恪尽职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主义精神,要把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尽最大努力完成。”介卫华这样说道。
投入工作后,介卫华迅速开展了一系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举措。她竭尽全力投入一线临床工作中,践行着医者的初心,记者看到医院门诊排班表上密密麻麻写着介卫华的名字,仿佛看到了一位女战士,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冲锋在前,浴火前行。一位位从生命线上抢救回来的病人,像是一枚枚光亮的勋章,让介卫华脸庞上浮现出幸福从容的微笑。
2020年12月6日下午,急诊科收到一个“急性胃炎”患者,经过详细询问,初步判断患者为饮酒后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潴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后患者烦躁不安,频繁呕血,胃扩张明显,病情危重。诊断明确后,介卫华迅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抢救,为病人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应用抑酸止血药物。因为患者有长期糖尿病病史,血糖一直控制不佳,饮酒后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胃轻瘫后导致急性胃扩张,如果不能及时减轻胃的张力,解除胃扩张,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情况十分危急,能否准确判断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至关重要。因胃内食物和血块堵塞胃管,导致引流不畅,介卫华一直守在患者床前对胃管进行反复冲洗,抽吸,为病人擦拭呕吐物,白大衣和手套上溅满了血迹,经过4个多小时不懈的努力,患者胃内积存的食物残渣和血性胃液引流出将近400ml后,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介卫华才放心离开病房,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快10点了。介卫华的同事说:“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危重病人,介主任总是毫无怨言及时赶到。”
在来伊吾之前,介卫华更多担任的是技术骨干,主要负责疑难杂症的诊治,但来了新疆伊吾,经验并不丰富的团队迫切的需要一位科室“连长”,介主任勇敢承担了科室的管理工作。承担内科这么重要的岗位,不但要参与救治重病、难病,还要管理7、8位医生战友,任务艰巨,科室人员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介卫华,能不能担好这一任,不但关系着自身荣誉,也是家乡医疗实力的体现。“不能给家乡人丢脸,也不能辜负这边百姓的期望,压力再大也要克服。”介卫华说。随即一整套科室管理办法、质控举措、规范化流程应运而生,科室病患的满意度和出院率也直线上升。
“还没走就已经留恋这了,还想为医院做更多的事,想让科室内其他医生更好的进步。为了理想,为了医疗事业,要做的还有很多。我来过了,我很满足,也很幸福。原来想了退休后才能来这里,没想到现在就实现了。”在采访中介卫华显得对伊吾依依不舍。
什么是革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是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不畏艰险、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介卫华用实际行动在人民身边践行着此种精神。
撰稿:张祺
编辑: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