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忘不掉
忘不掉那一抹时光
忘不掉那背负
亿万年前海底生物的汪洋
陡峭的土丘
耀眼的白昼
延伸到天际的无垠苍茫
……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新疆哈密大海道时,感慨于大自然沧海桑田的鬼斧神工,而随手写下的感怀,诗句中充满对大自然的敬畏,流露出作者感性的张扬,带着苍凉和神秘的气息。作者是谁呢?答案令人惊诧——一位女性,一位医者。在她的身上,感性的诗意和理性的职业特性完美结合。此时,她就坐在我们的镜头前,张利霞,郑大二附院护理教研室副主任,去年4月份作为第十批河南援疆医疗专家来到哈密,任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科(简称质控科)主任。
在郑州,张利霞多年来一直从事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工作,是河南省医疗质量评审专家。到了哈密,被任命为二院的质控科主任后,她感觉到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毕竟原来是从事局部的医疗管理工作,而现在要承担整个医院的综合医疗管理,压力还是挺大的。况且,当时哈密二院的三级质控工作已经停滞,虽然医务部、护理部、感染科等重点部门的质控工作还在进行,但是重点环节质控而不是全面质控;临床科室的一级质控处于自主状态,不能体现医疗质量的过程控制及持续改进。
现实骨感,但喜欢写诗的张利霞同时也是个韧性十足的人,面对新的更宽阔的领域,面对严峻的现状,外向开朗的她,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首先,她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对医院近20个科室和部门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医院的质控现状和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全面梳理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积极请教国家级管理专家,走访权威三甲医院,征询受援医院领导意见,短时间内对医院质控瓶颈及解决方案有了完整构思。依据相关标准,完善医院质量控制架构,设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等13个涵盖医院所有服务机构和环节的专业委员会,完善医院质控体系。各专业委员会及科室质控小组共同参与,制定出各专业具体的专业质量标准及评价细则。最终,哈密二院2020年度首次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这标志着二院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重新启动了。说到这里,张利霞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欣喜之情。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但谈到质控工作,外行会有些陌生。质控科的职责是对全院的门诊、病房及后勤服务等各环节进行质量总体监控,特别是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如制定质量控制指标、计划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效果评价。质控科在医院的工作无处不在,张利霞向我们通俗地解释道,当我们普通人到医院,面对的都是一线的医疗人员,不会直接面对医院质控科,但对是否看病贵、看病难等会有明确的感受。一个现代化的规范管理的医院,在诊疗结束后,患者如果对这家医院做出“诊疗规范,管理严格,就医便捷,能满足需求”的评价,那就说明这个医院的质量管理做到位了。目前,她还兼着哈密二院“迎评办公室”主任,组织筹备三级医院评审工作,目标就是力争使哈密二院由二级医院升为三级医院,这既是河南医疗援疆工作的一项目标,也饱含哈密市委、市政府的期待。对张利霞而言,这又是一重压力。面对新的目标,张利霞认为提升医院内涵、加强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她依据国家相关要求,结合医院现状,领导制定了《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方案》,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确保患者安全。她说:“压力之下,我感受到更大的责任与义务,但我有信心,我会始终坚守初心,坚持标准与原则不动摇,不遗余力做好工作,使哈二院再上新台阶”。
为了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除了积极开展教学、义诊工作外,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通过主持的援疆科研项目,培养当地医务人员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
谈起自己的工作,张利霞严谨而认真,而谈到自己在哈密的生活时,她又恢复了感性活泼开朗的天性,笑着说,自己是个爱玩的人:爱运动,爱和援疆同事们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爱旅游,爱哈密天高地阔的壮美风光;爱娱乐,爱和朋友们相聚一展歌喉。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在诗人的感性和医生的理性之间游刃有余,这就是张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