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或多或少我们会面对医生,但有一种医生你很可能没有机会遇见,他们永远在幕后默默奉献,他们就是病理科医生,杨建萍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020年4月2日,作为第十批河南援疆医疗专家,杨建萍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来到哈密中心医院病理科任主任。
杨建萍这是第三次来哈密,第二次来援疆了。她的气质中有着和年龄不太相符的感性和激情。2015年爱人在哈密十三师援疆,她探亲来到哈密,结果一来就爱上了这个神秘的地方;2018年10月中旬,作为河南援哈名医医疗队的一员,她也来到了哈密,当时就在中心医院工作,三个月结束时,她拍了入住宾馆的小哥、住了三个月的房间号、楼下的珠宝店、哈密的街道、霓虹灯、还有上班每天经过的广场,爱人说你对哈密有了感情了,是的,从此哈密便成了牵挂;回到郑州后,2019年末的一天,一个学生说:杨老师,我在哈密中心医院看到你了。果然,杨建萍在医院病理科的宣传稿里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当时,她感觉自己就是哈密中心医院病理科的一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9年12月病理科有了援疆任务,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去年4月份,她如愿以偿第二次参加了援疆,第三次来到了魂牵梦萦的哈密。
刚来哈密的时候,虽然也有思乡的痛苦,也有对亲人的牵挂,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杨建萍全身心适应新的环境,投入新的工作;因为哈密中心医院病理科的免疫组化工作刚刚起步,质量还很不稳定,爱人在郑州做手术,杨建萍都没有能回去照顾,提起年近80岁的老母亲,是最支持自己援疆的,自己却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杨建萍已经泪如雨下。
这次援疆杨建萍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在2020年12月1日,经过精心筹备,在各方努力和帮助下,特别是郑大一附院病理科主任李文才及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哈密中心医院开通了和郑大一附院的国际远程病理会诊平台,能够及时解决疑难病理的诊断,而且利用郑大一附院专科发展的优势,做到精准诊断,极大提高了哈密中心医院病理诊断水平,而且是长期的、义务的,是河南医疗援疆工作结出的一个硕果,为哈密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杨建萍是个活得单纯而通透的人,有同事比喻她是从外星来的人,不食人间烟火。她说,这主要是自己没有太多的功利心,不去争一些什么,醉心于自己的病理诊断,心无旁骛。病理人有句话: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也许是工作的关系,杨建萍说自己比较喜欢安静的生活,一个人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的专业需要长时间地面对显微镜,导致视力很差,所以专业之外的书很少看,偶尔会翻翻侦探小说,毕竟,病理科医生被称为医生中的侦探,病理诊断与破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到爱好,杨建萍说她很喜欢摄影,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乏美,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自己刚刚好就有。新疆的景色比较大气,让人心灵都会得到净化,以前觉得想不开、放不下的事情,当你站在草原上或者是仰望天空时,你会觉得那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用理会,面对新疆的景色,人的心胸都变得宽广了。
谈到自己的援疆之旅,杨建萍感慨地说,“如果你来过哈密,来过新疆的话,回去了你一定会想这里,你会有一种情结在,说不清楚道不明。我当过兵援过疆,是我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两段经历,等我老了,其他的事都记不住了,但是这两段美好而难忘的经历一定会记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