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岭,原任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2017年2月,他踏上了到十三师的援疆之路。“援疆就意味着奉献,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有的家国情怀。”这是他写给儿子信中的一段话。
2.在十三师工作期间,陈金岭先后策划组织了10次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并参与起草了《河南省文化援疆实施方案》,内容涵盖哈密市和十三师29个文化项目,努力打造文化润疆工程。
3.他还协调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捐赠1.2万册图书,扩充十三师基层连队书屋容量;协调河南省海燕出版社向哈密市和十三师赠送价值30万元的少儿出版物,协调安阳市和信阳市分别向哈密市和十三师捐赠价值5万元的文化市场执法设备。
4.陈金岭利用河南文化大省优势,牵头组织创作了一大批文艺力作。其中,3集电视纪录片《山高水长》被列为2017年中原人文精品工程;十三师联合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创排的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兵团颂》、联合河南省文化研究院创排的话剧《一家人,一家亲》顺利巡演。
5.还有讲述河南兰考采棉女工在新疆采棉和促进民族团结故事的30集电视连续剧《花开时节》,2019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好评如潮。
6.只要是十三师的事,陈金岭都十分关心。2020年秋季,得知十三师红星四场葡萄滞销,他立即协调联系河南、四川等地客商,助力团场葡萄销售。9月7日,他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条“挂着‘消费援疆农产品直通车’‘信阳市罗山县和十三师红星四场心连心’横幅的货车从红星四场驶出,将42吨葡萄运往河南省信阳市……”的信息。
7.陈金岭还参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一户哈萨克族牧民结成了亲戚。他看到亲戚家的小女儿双手大拇指先天多指畸形,就立即寻找医院为她治疗。2017年12月,在“大拇指工程”大型公益慈善项目的支援下,小女孩的双手恢复了正常。
8.陈金岭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法照顾家人。有一次,他82岁的母亲摔伤要做手术,当时十三师“双招双引”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他没有向组织提出请假申请,而是忍痛写下了“自古忠孝难两全,祈福母亲平安”的话语,在心中默默为母亲祝福。
9.2017年、2018年、2019年陈金岭连续三年获得“河南省第九批援疆优秀共产党员”“第九批对口援疆工作先进工作者”“第九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荣誉称号;2019年被哈密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被兵团党委授予“兵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获得“第九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兵团好人”称号。
10.“援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正因如此,陈金岭在即将结束援疆工作前,向组织递交了继续援疆的申请。2020年是陈金岭参与援疆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他送走了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跟随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开始了新一轮援疆工作。他说:“3年的援疆工作结束后,这里已是我的家乡。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件事情,来援疆,付出再多也值得!”
陈金岭2017年首次援疆来到十三师,2020年再度援疆留在十三师。从了解兵团到融入兵团、奉献兵团,从文化援疆到帮助结对亲戚一家人解决各种困难,陈金岭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来疆为了什么,在疆干了什么,离疆留下什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据兵团日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