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
我清楚地记得,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那天我的课比较多,最后一节上完,来到办公室,习惯性的看了看手机,好家伙,三四个未接电话,我随即打了过去,原来是上级下发了《关于派选派第十批援疆教师》的通知。我激动不已,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因为,援疆,是我多年的夙愿,我的梦想。
牵挂
报名被批准后,上级要求做好工作的善后、对接,随时准备出发。
谁料想风云突变,新冠来袭,上级通知在居家隔离的同时认真学习有关援疆文件精神,按时收听收看视频会议。
春节已过,眼看“开学”的日期日渐临近。由于我担任的是毕业班的教学任务,虽然我的工作已经交接完毕,但对学生的牵挂,责任心的驱使,使我主动与学校联系,承担了我原来所教班级的线上教学任务。
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是以前闻所未闻的教学方法,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课件的制作,到钉钉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再到线上批改作业,线上师生信息反馈,工作量是正常教学的两倍不止,但责任心告诉我,一定要对学生负责,一定要坚持下来。
就这样,直到4月1号,我们出发的前一天,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完成了已经不属于我的教学任务。扪心自问,我无愧于这一届学生。
再隔离
乘包机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到达哈密后又驱车三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了巴里坤佳圣酒店,又开始了为期20天的隔离生活。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一个人待在一个房间里20天,这又是一次挑战。寂寞的滋味真不好受,前两天还行,再往后我简直要憋的发疯了。还好,组织上为了缓解我们的紧张情绪,给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有往届援友们的经验分享,有美食达人的经验分享,有文娱表演,有八段锦体操,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我们饮食可能不习惯,组织上想方设法使饭菜的质量和内地尽可能的一致。就这样,我们终于挺过了难捱的20天隔离生活。
新的征程
4月20日,组织上派专车把我们接到了受援学校,也是许昌市全资援建的学校—巴里坤二中,在这里我们将接受三年的洗礼。本来,我是作为化学教师来巴里坤二中的,见面会上,学校领导告诉我,给我分派的是七年级和八年级的《综合》课程。来支援边疆,我们的态度必须是绝对服从安排,不管工作的难度有多大,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我的脑海里总是在思考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把学校分配的任务完成好。我利用手机、电脑,夜以继日地学习、备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逐渐进入了角色,使学生喜欢上了我的教学,我和学生也成为了好朋友。
新的挑战
接受七、八年级的《综合》教学任务的第四周。这天是第四周的第一天,我正在备课,这时,抓教学的魏校长来到我的办公桌前,通知我到她的办公室去一趟。原来,教八年级物理课的阿斯勒别克老师因为工作需要,要离开一段时间。巴里坤二中的理科老师比较紧缺,学校领导考虑到我前一段时间工作完成的比较好,决定让我扛下初二物理这副重担。
说实话,我教过生物、历史、几何、代数,就是没有教过物理,我心里真没底。但看到魏校长一脸焦急、郑重的样子,知道学校真是拉不开栓了,于是毫不犹豫的揽下了这一档子活。
物理,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难教,也是最难学的一个科目,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比《综合》更大的挑战,况且八年级物理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九年级的升学考试,我必须打下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这次挑战。
我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教材,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参考书,认真地思考课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甚至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我深知,作为理科教学,必须把握好逻辑这道关,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每一句话,必须准确无误。所以每节课备好后,我都会闭上眼睛,像过电影一样,把每一个环节过了一遍又一遍。
新课讲完后,接着面临的就是期末复习。由于八年级物理下册的重点和难点,是关于《浮力》,、《功和功率》、《杠杆》、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还得对我接手以前的内容进行复习。所以,在复习开始后,我整天泡在题海中,往往搞得头昏脑胀。
不知道是上天故意捉弄我,还是考验我。期末考试,平常经常必须抽检的语文、数学,都没有选中,偏偏抽中了八年级的物理。我知道,考验我的时候到了,我仔细研究往年物理考查的特点,精心准备每一节复习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成功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归程
紧张的三个月教学结束了,我所在的巴里坤二中全体援疆老师圆满完成了组织上交给我们的任务。
七月六日,河南援疆老师乘坐T198次列车踏上了返乡之旅,并于七月七日这个吉祥的日子回到了亲人的身边。
七月七日早晨八点钟,许昌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长于东恩亲自驱车到郑州火车站迎接第十批许昌援疆老师归来,握着于科长的手,援疆队员激动万分,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援疆工作中,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组织和河南人民的重托。
(作者: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巴里坤二中 司保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