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地球上各个角落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地球村”也日益从理论走向现实。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地球上任何地方一个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对其他区域造成严重的影响。鉴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一次次在世界舞台上回响,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热切关注,尤其是在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作为国家根本法、治国安邦总章程的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新的国际观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和开阔胸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是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年初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中国人民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应对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据专家推测,去年11月份左右,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其他国家早先我国出现,因全球缺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随后中国已基本控制疫情之时,全球各地却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充分说明了在全球化时代,在面临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和突发事件时,每个人都难以独善其身,各个国家只有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才能推进全球治理,有效应对疫情的扩张。
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今天,面对新冠疫情更无人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中,中国秉承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世所罕见的速度、规模和效率,采取果断措施,付出巨大代价,全力延缓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为此封闭了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为此不惜牺牲经济发展动员全民居家隔离两周;为此调动全国医疗资源全力以赴支援疫区;为此以奇迹般的“火雷速度”建成交付十多家医院用来收治患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说,中国人民以付出巨大自我牺牲的方式,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3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记者会上高度称赞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效,认为武汉新增病例为零给世界带来希望。谭德塞呼吁各国团结合作,加倍努力,尽一切可能切断病毒传播链,拯救生命。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中国抗疫成就向世界传达了简单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希望”。中国向世界表明,可以抑制新冠病毒传播,这需要全社会的团结协作。
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在涉及到卫生问题是,特别强调“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随着世界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展,区分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和世界公共卫生事件正在失去意义。事实表明,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它事关每个人、每个国家的安危,事关整个人类的安危。在这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二、团结合作是应对疫情的强大武器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带领下,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和经济社会极大损失的情况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伟大胜利。目前,我们国内确诊患者几乎零新增,生产生活日益步入正规,各行各业进入全面复产阶段。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高速蔓延,呈现出多点开花、高速增长的趋势,至少目前疫情的拐点尚不能预测。截止7月20日,海外累计确诊1430万例,治愈835万例,死亡人数接近60万人;有215个国家存在确诊的患者,几乎所有国家都难独善其身。其中,疫情较为严重的美国、巴西、印度等国都是累计确诊人数100万以上的国家。美国累计确诊接近400万例,死亡接近15万例,死亡率远远超过中国,单日新增再次冲破了以往的记录,达到5万例以上,数字触目惊心。很多国外专家根据科学事实,沉重的说到,其实国外可能比中国更早出现新冠病毒,只是没有反应过来。
鉴于全球严重的疫情,总书记指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各国携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汇聚全球战疫合力,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扩散,中国感同身受,即便自己仍处于困难之中,却仍以大国担当的勇气和承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向各个国家派出医疗组、捐赠大量的物质和医疗器械,为抗击全球疫情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向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日本、韩国等和部分欧洲、非洲国家捐助医疗防护物资,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援助;派出专家组赴伊朗等疫情严重国家帮助当地防疫抗疫。正如英国知名社会学者马丁·阿尔布劳所说,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堪称世界典范,中国正以自身行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所扮演的主要角色。
三、高举命运共同体旗帜,求同存异,推进全球治理
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各国贸易交往、维护和平合作反恐、公共卫生互助等各个方面看,都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伟大,这次疫情更彰显了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构筑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但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利于疫情治理的不和谐声音。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和进行国际合作之际,有人倾情相助,也有人落井下石。如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务卿蓬佩奥,为掩饰美国政府在处理本国疫情方面的失职,竟公然宣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这种抹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行径,遭到世界各国的一致反对和谴责,美国各大媒体也对此恶劣的做法和无耻的言行加以批评。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华春莹等,以事实为立场、以科学为依据、以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为宗旨,代表中国政府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在新冠病毒肆虐之际,全球各国人民应团结起来,抗击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而不是相互指责,将这次疫情政治化、阴谋化和种族化。
新冠疫情实际上造成一场全球危机,已经不仅仅是卫生领域的事件,还造成了全球生产、贸易等全方位的危机。这场全球危机,是对全球治理与跨国公民社会的一次大考。面对疫情等人类灾难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立承担全球治理,没有哪种方案普适于所有国家。疫情凸显各国独特国情以及符合国情的治理方式,多元共治才是实现全球治理的最优方式。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制度的差异,在向意大利、伊朗提供自身抗疫经验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先进理念,提升疫情防控的技术手段和制度建设,把在疫情防控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的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精神,为推进全球治理增补了重要一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社会发展必须引入全新的思维方式,即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思维方式。疫情防控的事实说明,人类社会作为命运共同体,需要在价值共识基础上共商共建、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智慧判断,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河南第十批援疆干部、哈密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孙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