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年前夜,23点,寒风中,冬夜里,我们四个人一路走一路说,从学校到学生,从孩子到老人,从建国北路到向阳路,从向阳路到瑞金路,零下十几度的夜,不冷,心里到身上,都暖暖的。
6年时光,我生命里的那些个时刻,那些瞬间,都会定格在记忆里。我生命里有一个地方,注定植入了我全部的时间和感情,我的作息时间,我的上课,我的学生,我的同事,却突然在某个夜晚之后,完全与我隔绝,成为另一个世界,而且以后的余生,我可能就不会再踏入这个地方,再重温我生命的印痕,对于一个十分恋旧的人来讲,是十分残酷的也是十分无奈的事情。
6年里,这个不大的校园盛满了我的记忆,吃在榆香阁,教在延安楼,学在瑞金楼。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我的脚印和我的记忆,女生宿舍楼前面和假山的前后,还有瑞金楼前的广场,我曾经带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在凌晨的寒风里,捡拾垃圾,打扫卫生,我练就了火眼金睛,在黑漆漆的凌晨我可以看到几绿化带里的小纸片。
学校的操场,我来的时候是没有的,义教部的楼也是没有的,学校的花园,芍药,那时也是没有的,我经历了这个学校的发展。前年吧,操场刚建成,我几乎每天都要在学校操场跑上几圈,先是三圈五圈,慢慢的我可以跑上十几圈,那时候我有时带两个班,还带过三个班的课,每天都觉得特别美好。每天看到学生都觉得特别踏实。
一些经历是一个过程,从无到有,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逐渐进入眼帘深入生命底层又淡出视野,逐渐模糊……
另一些经历是一个种植的过程,从一颗种子的入土,扎根,出土,发芽,由幼年长成参天大树,经历那生命的每一个年轮,每一个细节,成为不能割舍的,不能忘却的……
小花园是近三年建的,上课备课批改作业之余,我总会到那里和小草说说话,我不用再跑到红星广场去和可爱的小草搭讪,那里有嫩的草,红的花,绿的叶,有桃花和杏花,以及满天星,核桃树在高铁下显得愈加厚重,山楂树映照着蓝天白云,操场的东边就是天山的皑皑白雪。操场边上有月季,开着红、黄、白等各种颜色的花,会一直开到深秋。我就用手机把这些景象记录下来,我敬重和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份努力和坚持。
学校里的树,最先引我注意的是榆树的叶子可以像手掌那么大,也有细细密密的擎天扫把一样的榆树,那两棵高大的梓树,叶子我从绿看到黄,红里透白的喇叭花,不知还记不记得我注视的目光?还有像故乡的院子里一样的槐树,每当四月槐花盛开的季节,我都会到那几棵树下流连,为了那一份沁人心脾,也为了让思绪停留片刻,思念一下远在五千里外的家乡和故乡的老娘。
生命里最难以忘却的,是人的思想的光辉。
这个学校,不大,每个年级六个班,每个班四五十个学生。
我不是特别爱说话的人,所以与外界交往并不多,几乎不串办公室,所以我只与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会有一些交流。但是学生和老师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让我如沐春光,这里的学生朴实而礼貌,每一个男学生都是短发,女生都扎着整整齐齐的小辫,全校学生都是蓝白相间的校服,见了老师不管教过的没教过的都主动鞠躬问好,一声声老师好,让人心生温暖。
家长们也朴实憨厚而实在,他们有着黝黑的饱经风霜的脸,粗糙而健壮的手,每次开家长会看到这些从巴里坤从伊吾从火箭从红山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团场赶来的辛苦的农牧民朋友,我的心就酸酸的,就像见到我的故乡的父老乡亲们一样,亲切而敬重,我为他们教好孩子是我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的话不多,没有给我要求这要求那,但是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希望和渴望,看到了信任和期待,而我就更觉得重任在肩,不容懈怠。
这里还有许多默默无闻、刻苦工作的老师:张琴琴老师的认真负责,杭老师博学干练,钱老师的幽默洒脱,辉辉的仗义执言,双双的激情课堂,黄老师的老当益壮,李老师的博学有方的英语课堂……帅帅的小贾,是每一个细胞都是生产笑料的工厂,海晨主任是全年级的核心和灵魂,一天到晚,都在班,都在转,他还可以做各种修理,我们班的钟表坏了,我拿到办公室,过几天他说,哪个班的表,已经修好了,我安上电池,果然滴答滴答地走了。
更让我惊讶的是,他一个文科老师,把电脑大卸八块,竟然可以把死机救活,每天的办公室卫生,甚至校园卫生他说干就干。有一次我和班里一个学生在谈到凌晨,这个学生说,他长大就做海老师这样的人:一身正气,浑身是劲!
一条路,走了6年,同行者,是你们:一路的绿树红墙,一路的蓝天白云,兰新高铁下,一所叫做红星高级中学的学校,一路同行的学生和老师们。陪伴我6年时光,让我生命里有了6年的长度和厚度,忘不了点点滴滴的每个瞬间,我的手机里收藏了20多个G的视频和照片是我6年的生命见证,喂养我明天的思念的饥渴。
躬耕在天山
转眼六年
人去楼空倚窗前
月寒夜空灯点点
此心空悬
白云点蓝天
冬至日短
枝挂残叶霜满天
心系学园是挂牵
忠孝难全
冬日里,在抛物线的谷底,那些小草和树木,都睡着的时候,叶落无声,不是不留恋,那是一种对来年的祈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简介:徐征涛,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现在新疆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