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左)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新乡日报》记者 刘军旗 翟京元
早上,扒拉一碗牛肉面,便匆忙下乡办案了。夜晚归来,就着辣椒,啃着馒头,继续研判案情……刘杰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两年多前,河南省新乡市公安局洪门分局民警刘杰,带着组织的嘱托,怀着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血,踏上了伊吾县这方热土,开启了援疆岁月。
作为伊吾县公安局副局长,刘杰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行“以人为本,制度盘活警力,用机制助推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忠诚履职、以身作则,锐意进取、务实重干,为“平安伊吾”保驾护航,为河南援疆工作增光添彩。
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刘杰分管治安、处突、扫黑除恶等工作,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就是办成了伊吾县第一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案件。
伊吾县虽然是一个小县城,但有工业园区、矿区,流动人口多。去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由于当地公安力量相对薄弱,办案经验不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一时间找不到突破口,没什么进展。作为局领导,雷厉风行的刘杰挂图作战、挂帅出征,白天召开推进会,晚上查看案卷、摸排线索,一连几天持续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尽管眼袋深了,眼圈黑了,但刘杰一直鼓励身边的战友们,同时也激励自己,即使再苦再难,也要敢于涉险滩、攻山头。
在案件研讨会上,有些刑侦民警认为,前期千辛万苦摸排出来的线索,从定性上说,不够扫黑除恶案件标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异常激烈。刘杰一边仔细听,一边认真记。其实,作为主管领导,他的压力比任何人都要大,因为只有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才能“打准打实”,做到不枉不纵。
作为一名从警20年的老民警,他深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他也很清楚,所有的工作以及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之再严、细之再细、实之再实,关键要坚持依法办案,把好事实证据关、法律适用关,严格办案程序,保证案件质量,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铁案”。
因为内心深处那份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经手的每项工作特别扎实,刘杰的坚持最终得到一致通过。很快,在县公安局党委的支持下,他调集30多名警力,赶赴200公里之外,一举抓获了4名恶性案件的骨干分子。
目前,该起案件已公诉完毕,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高度肯定。
勤学善思,务实重干
援疆无小事,公安无小事。一个人的政治素养、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决定了前行方向、工作成效。
两年多来,刘杰十分注重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也善于针对基层实践进行思考和总结。他说,作为援疆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更要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把政治上的坚定性与思想上的纯洁性结合起来,不讲个人主义,不求个人利益,不揽功诿过,勇于担当责任,筑牢忠诚警魂。
在忙碌办案的间隙,他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与基层民警面对面谈心,倾听基层民警的心声,了解基层民警的工作、生活困难,及时协调解决。同时开展调研活动,努力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
求真务实,严格落实上级精神,善于把工作部署转化为工作落实,这是刘杰留给当地民警的印象。当他把自己思考总结的“信息主导警务,情报引领工作,打击成效决定工作成败”的工作思路上报给局党委后,不仅得到了高度肯定,而且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援疆没有局外人、局外事。刘杰把守护社会治安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坚持向科技要警力,积极学习“一体化平台”,要求每位在岗人员做到应知、应会、应用与实践。
“援疆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繁重,还应该讲团结、顾大局。”刘杰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讲团结决不是一句空话,在援疆团队里,要讲团结,在公安大家庭里也要讲团结,因为团结凝聚出战斗力和生产力。
刘杰刚任副局长时,全局开展大练兵体能训练。有人对他说:“你是局领导,可以不参加训练。”对方是好意,但刘杰火了:“我首先是个人民警察,没有真本领、强意志,怎能做好公安工作?其次,在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上,如果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就团结不了广大民警,就凝聚不了警魂!”
于是,他与年轻民警一起训练,跑得比他们还要快,大家都说:“没想到河南来的这个局长,素质真高!”
历练人生,无悔选择
其实,与其他援疆干部人才一样,很多亲戚、朋友、战友,都会问刘杰一个同样的问题:“公安干得好好的,为啥去援疆?”
刘杰出生在人民警察家庭,父亲是公安英模典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警察。20岁那年,刘杰实现了梦想。
在基层当民警,虽然工作千头万绪、艰巨繁重,但对于刘杰而言,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当组织又一次召唤时,他二话没说,毅然报了名——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年援疆,退休不后悔!”谈及援疆缘由,刘杰诚恳而坚定地说:“人生得以历练,素养得以提升,我还要感谢援疆这份工作呢!”
在这位中原汉子看来,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从事的还是公安这份事业,只不过环境变了,岗位变了,但职责没变,使命没变。
每天晚上,走在下班路上,微风吹起,空气里散发着别样的芳香。刘杰嗅着这芬芳,轻松而开心。因为有一张赫然在目的成绩单——伊吾县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在全市是最好的!
这,就是对刘杰援疆近3年来最好的褒奖。
·援疆感言·
援疆既是付出,又是收获
■ 刘杰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我对新疆的感情与日俱增,对家庭的牵挂愈来愈浓。
回首往日,初来哈密,感觉3年是那么遥远,如今,援疆生活即将结束,感觉3年倏忽而至。
作为一名公安干警,我响应国家号召,满怀激情来到了伊吾县这个偏远小城。这里空气清新,草原广阔。我每天一早醒来,就要奔赴各个哨所安排、检查工作。有时,工作紧急,一连几天吃住在前山哨所、口门子、下马崖等地。因为没有太多的家务牵拌,能够一心扑在工作上,身体虽累,却不辱使命——为当地治安工作做了些许贡献。
领导的照顾体恤,是工作的最大保障。在此,我首先要感谢当地领导、前指领导、组织部领导,没有他们的关爱,我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动力。其次要感谢我的家人。一人援疆,全家援疆,甚至全单位援疆。第三,我要感谢朝夕相处的援友,有了他们的陪伴,我才不孤单,有了他们的开导,我才更勇敢。
援疆既是付出,又是收获。付出是青春和汗水,收获的是友情和荣誉。即将离别新疆,真有点割舍不下,割舍不下这里的亲戚、战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时、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友谊时、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时,就已经注定,要与新疆结下了一生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