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钟爱坚韧的胡杨,也希望自己在3年的援疆生涯中,能像胡杨一样,扎根荒漠,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奉献能量。伊吾的同事们评价说:他做到了!他就是濮阳市援疆干部、伊吾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罗树录。
■ 文/图《濮阳日报》记者 杨少军 贺德敬 周源
罗树录(左二)和胡杨林景区管理人员一起对景区建设进行规划设计。
在伊吾县淖毛湖镇,大片胡杨林密集生长、遍布在茫茫戈壁滩上,无声地向人们宣示着它们的坚强、坚守与坚韧,令人敬佩、让人震撼。
来自濮阳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的罗树录,自从2017年2月到伊吾县赴任旅游局副局长以来,到过胡杨林景区的次数不下百次。每次来到这里,他都会吟诵他两年前创作的那首《沁园春·伊吾胡杨》:“伊吾胡杨,听遍夏雷,阅尽冬霜。过天山入口,飞沙漫漫;小河没处,古林苍苍……劝世人,效胡杨铁骨,坚韧无疆。”
拼命干好分内事的“罗局”
地广人稀的伊吾县虽然是一个边陲小县,但这里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淖毛湖胡杨林、喀尔里克冰川、乃楞格尔草原、幻彩湖、红石峪、伊吾四十天保卫战遗址……然而,伊吾旅游业起步较晚、缺乏整体设计规划、接待能力薄弱。
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伊吾旅游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产业优势!从初到伊吾、担任伊吾县旅游局副局长的第一天起,罗树录就定下了这样的工作目标。为尽快摸清底数,找准伊吾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罗树录在处理好单位日常工作的同时,每周都抽时间下乡调研,走村串户,几乎跑遍了全县3镇4乡2个开发区。
2017年3月的伊吾,到处冰天雪地。一天,罗树录和司机兼维吾尔语翻译得力夏提一起前往90多公里外的前山哈萨克民族乡调研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一上车,他就斜靠在座椅上直吸凉气。得力夏提问他:“是不是又熬夜赶材料了?”他拖着嘶哑的声音回答:“那个就别提了,这会儿上火了,牙疼、嗓子疼,浑身不舒服,难受得厉害。”
一路颠簸,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赶上山里刮风下雪。罗树录便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积雪,从中心村到石磨沟、从村委会到牧民家走访座谈,两只手冻麻了,握笔都十分困难。每到一处,他都详细了解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返回县城的路上,车子右后轮爆胎了!这时,夜幕已经降临,车外寒风刺骨。老罗和司机两人趴在地上,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把备胎换好。
“那天夜里11点多我们才回到援疆公寓。可能是受了寒,夜里罗副局长又发烧了,我要陪他去医院,他不肯,吃了两片药、喝了两杯水。想不到第二天上午,他竟然照常到单位上班。他对待工作真是太拼了。”得力夏提向记者讲起这段往事,感慨不已。
罗树录发挥自身业务专长,积极为伊吾县旅游业发展理思路、谋出路,从小处着手,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他先后参与起草了《伊吾县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旅游业发展专题报告》等数10份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和文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认可。
尽力做好“传帮带”的“罗老师”
由于种种原因,伊吾县旅游人才奇缺,罗树录从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抓起,分期分批选派机关干部职工、乡镇分管旅游的领导和农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到河南及新疆等地参加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培训。
伊吾县虽然旅游资源丰富,很多景区附近的农牧民家里有空房子,但他们却不懂得依靠接待游客挣钱,农家乐项目几乎为零。从2017年起,罗树录每月都要到农牧民夜校讲课。解读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指导农牧民如何开办农家乐、牧家乐。
淖毛湖镇克尔赛村是距胡杨林景区最近的一个村庄。罗树录在该村农牧民夜校讲课时,认识了一个叫阿娜尔古丽的维吾尔族妇女。她丈夫常年在南疆一家餐馆里干厨师,做得一手好菜,但每月收入却不到3000元;两个女儿都在上小学,家里生活并不宽裕。在了解到她家有十多间闲置房屋后, 罗树录极力劝说她把丈夫叫回来,开办一家农家乐。
起初,阿娜尔古丽对此顾虑重重。在老罗的反复劝说下,阿娜尔古丽决定尝试一下。2017年5月,阿娜尔古丽的农家乐正式开业,没想到当年就净挣了8万元。第二年,她和丈夫把隔壁一个大库房租下来改造成了可同时容纳上百人就餐的大餐厅,年收入突破了十几万元,并被评为3星级农家乐。在她家的影响带动下,该村及邻村的多家农牧民都开起了农牧家乐。
目前,伊吾县已发展农(牧)家乐40多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20家。
“罗副局长常说‘什么事都是从零开始的’,我认为他在这方面的成绩并不仅仅体现在这组数字上,通过他的努力,让广大农牧民和旅游从业者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根本转变,才是他对伊吾旅游更大的贡献。”伊吾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薛建齐如是说。
自嘲爱“啰嗦”的“啰管家”
援疆干部队伍就像一个大家庭,在伊吾的濮阳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共9人,其中7人是援疆医生。罗树录作为行政干部,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援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宣传委员、联络员、信息员、报账员、采购员、伙食管理员等一系列管理和服务工作。援疆队员们亲切地称他为“大管家”。
“老罗同志已年过半百,本职工作就非常忙,天天开会、调研、值班,还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做好援疆队员的后勤服务,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濮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队长、伊吾县委副书记王坤介绍。
罗树录是个细心人。援疆队员常年远离家乡,有时家里有事干着急却帮不上忙,致使队员情绪上难免产生或大或小的波动。每逢这个时候,罗树录总会及时到援疆宿舍和队员谈心,耐心做开导舒解工作。
艾沙·阿迪力一家是罗树录在伊吾结下的少数民族亲戚,家境十分困难。经罗树录的张罗,为艾沙找了一份月收入6000多元的辅警工作。艾沙80多岁的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也有心脏病,罗树录经常带着援疆医生上门为两位老人看病,还几次张罗着让老人住院治疗。“罗哥就是我家的大恩人,啥事都替我们想着。”艾沙对记者说。
“大管家”罗树录对援疆大家庭和艾沙一家的张罗有口皆碑,但对家人他认为自己亏欠了太多。他妻子是濮阳医专的副教授,平时教学任务就很重,回到家里还要照顾80多岁年老多病的老母亲。有一次,老人突发急性胆石症,必须立即住院急救,可妻子又背不动老人,只能四处求援,最后在亲戚、邻居的帮助下才把老人及时送到医院治疗。老母亲住院半个多月,妻子一人在医院日夜守护,一直到痊愈出院才告诉罗树录……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胡杨林绿了又黄、黄了又绿。透过罗树录援疆近3年点点滴滴的故事,记者终于明白了这位中原汉子深爱胡杨的真谛。
●援疆感言●
我以我心照边疆
■ 罗树录
第九批援疆,我毫不犹豫报了名,要说初衷,大的方面,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咱必须有一点家国情怀;小的方面,在有生之年体验一下西域风情,到祖国边疆发挥一点光和热,也不失为一种人生阅历。
作为伊吾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刚开始我确实倍感压力,于是就天天查阅资料、下乡调研,同时,我主动发挥自身的业务专长,积极为伊吾县旅游业发展理思路、谋出路,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
这两年,我组织、参与伊吾县旅游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等一系列业务工作;参与了河南旅游进哈密进伊吾、援疆列车进哈密等旅游宣传营销活动的策划;促成濮阳市与伊吾县签订对口开展旅游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
在援疆指挥部内部,也还有一大摊事情等着我去做,说到底就是服务。大家千里迢迢来援疆,谁都不容易,总得有人搞好后勤服务吧。我的援疆生活虽然累点、苦点,但每天都很充实、快乐。
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我真的钟爱伊吾的胡杨。即使我援疆结束回到河南,伊吾的那片胡杨林仍会令我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