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边疆去,
他响应并践行着援疆人的历史使命,
和众多援疆干部人才一起,
守边疆、打胜仗。
如果说太行精神给了他坚韧,
那么胡杨精神又给了他淬火。
近3年,
他走遍了这里的戈壁草原,
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
他就是河南援疆干部、
伊吾县援疆指挥部指挥长、
伊吾县委副书记李湘。
■ 《新乡日报》记者 翟京元 刘军旗
李湘(中)为当地农牧民发放惠农资金。
不让一个队员掉队
伊吾的天黑得晚,比河南晚了将近两个小时。
晚上21时,河南省新乡市和谐广场的老人们已经跳过广场舞,有说有笑地陆续回家。而在距离新乡市2600公里远的伊吾县城,李湘才结束工作,迈着极快的步伐走出办公楼,穿过街道,来到援疆干部集体食堂。
每天最后一个吃饭,李湘和往常一样同大家打着招呼。待他坐定,随口问到:“善进咋没来吃饭?”旁边的援疆干部,现任伊吾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海志回答:“善进在单位加班,晚一点过来,已经交代食堂给他留饭。”
李湘放下心来,安心吃饭。新乡市对口援助伊吾县的15名干部人才,谁没有及时吃饭,谁还在加班,谁去哪里下乡,他都要了解清楚。
从黄河北岸,到天山脚下,时空拉长了思念。这里属五类高寒地区,昼长夜短,天旱少雨,队员们远离家乡,繁忙的工作之外,生活中大多伴随着孤独和失眠。身为援疆指挥部指挥长,李湘时刻关注着每个人的身体和思想,要让每个人都有家的温暖,并感受到组织关怀。
5月18日,又一个没有休息的周末。夜已深,小县城异常安静。灯下,李湘打开手机,思忖片刻,在援疆工作微信群对话框里,写下这样的文字:“一段路,也许刚走时,充满激情与信心;走了一段时,发现,激情减退了,信心不知道跑哪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用最初的心,走长远的路!”他点了发送,很快,或“收到”,或点赞,微信群里热闹起来。
有人说,这样的文字无非是心灵鸡汤,读的多了也就乏味了。可对于队员们来说,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饥饿时的夜宵、孤独时的慰藉、迷茫时的解药。
2017年2月23日,李湘带领队员们来伊吾县时,领导嘱托他要“当好援疆人,干好援疆事,树河南形象,为河南添彩”,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
李湘给队员们立下三条禁令:不能酗酒,不能私自开车,不能去与身份不符的场所。工作中,他容不得队员犯错误,生活中,他更不允许队员搞特殊,这种要求近乎苛刻。队员冯庆胜对记者说,不怕老天爷变天,就怕李书记变脸。对此,李湘并不否认,他说,援疆是政治任务,更是人生历练,这样做,是要保证每名队员的人身安全、工作安全和政治安全,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其实,对自己、对队员高标准、严要求的李湘,同样有着儿女情长。他也牵挂着家人,思念着家乡。
他上衣的拉链坏了,县城没有衣物修理铺,他戴上老花镜,努力地学习穿针引线,一针一线里满是思念,针把自己的手指扎破了都没察觉;2017年10月,他在一段雪路上不慎把腿骨摔裂了,休息的一个月内,他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新疆民俗》看了四五遍,从书中读到了信念,找到了工作思路。在他的笔记本上,记者看到这样一句颇令人感动的话:经历过半夜抱头痛哭,经历过内心的孤寂与寒冷而依然坚定初衷,那才叫坚强。
我们都是援疆人
初夏,一场降雪,让白雪皑皑的天山更添了一份美丽。
天山脚下,伊吾县盐池镇,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再有两个月就要完工了。
这天,李湘再一次来到这里,公司总经理赵林热情地迎上前,一边寒暄着,一边感谢援疆指挥部把争取到的1000万元产业基金落户到中驼公司。
从河南长垣,到新疆伊吾,中驼公司是河南援疆企业的典型代表。在创办过程中,援疆干部协调各种手续,解决用水用电,争取产业基金,落实帮扶政策等等,让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就实现了顺利投产销售,带动盐池镇229户711人养殖骆驼提供鲜奶,实现了牧民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致富的愿望。
赵林经常被援疆干部的支持感动着。2018年8月,一场大雨后爆发山洪,李湘冒雨来到公司,和大家一起填沙袋堵车间,现场指挥安抚人心;每次来公司,李湘都说,无论公司遇到什么问题,任何时候都可以给他打电话,这样的话不仅暖了人心,更坚定了公司发展的信心。
李湘说,产业援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援疆企业同样作着重要贡献,我们都是援疆人,同样值得尊重。
盐池镇阿热买里村富裕起来的牧民毛大别克·达拉海,拉着李湘的手,连声感谢援疆干部让他家住上了楼房,找到了工作,走向了富裕。
在盐池镇游牧民安居楼前,李湘仔细询问着工程进度。他关心的是,援疆资金建造的这42套安居房,能否按时交工,让之前住在泥土房的牧民们早日搬进新居,享受新生活。
在伊吾县下马崖乡农牧民文化活动中心,李湘耐心听着建筑工人汇报。3个月后,同样由援疆资金建设的活动中心,设施设备一流,将成为下马崖乡农牧民载歌载舞、欢聚欢唱的好去处。
一个个项目的落实,一个个工地的进度,一个个合作的洽谈,李湘的脚步一刻没有停留。
李湘说,按照河南省“十三五”援疆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我们坚持援疆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倾斜、向保障改善民生倾斜,把产业带动就业作为优先目标,仅在2018年,伊吾县共实施援疆项目11项,涉及民生、教育、文化、旅游、安防、生态恢复等,总投资1.74亿元,其中援疆资金8917万元。
从社会安定到产业推动,从单项行动到打出“组合拳”,李湘告诉新乡援疆干部人才,要时刻牢记并认真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在援疆工作中,我们从来不是局外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
援疆无小事
服务伊吾当地,联系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沟通新乡后方,李湘的工作繁忙而具体。
生活中,他是一个大管家。队员们的亲人病了,他及时请组织代为看望,队员的子女求学遇到难题,他多方协调解决,总能给大家带去真诚的感动。
民族团结一家亲,他和当地贫困家庭结成对子,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把党的温暖送给当地群众,群众都说,援疆干部就是他们的亲人。
行业援疆,他推动新乡多家单位和伊吾县对口单位结成对子,通过信息、教育、技术、旅游等交流,推动当地提升硬件水平和服务水平,以深度融合推动援疆工作。
在李湘的推动下,中国网库集团和伊吾县达成构建伊吾县特色农产品本地化电商平台意向;推动河南褐灵树食商贸公司在伊吾县注册公司;邀请河南云台山景区专家团到伊吾把脉问诊,并达成云台山景区—胡杨林景区合作协意向;参与豫哈旅游专列签约仪式、四川大学旅游专家教授一行举办“变革环境下的旅游发展机遇和挑战专题讲座”、携程网伊吾旅游宣传推介座谈会等旅游专题活动。
每个到访伊吾的人,都要看一看那大片大片的胡杨林。作为世界生长最为集中、面积最辽阔的胡杨林,它们不惧恶劣的自然环境,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伊吾河畔,流水淙淙,著名的“四十天保卫战”的号声,似乎还响彻在耳边。春暖花开时节,李湘带领援疆队员,种下了海棠、丁香、榆叶梅、黄榆、苹果、山楂……
从不屈胡杨林,到青春援疆林,天山雪水尽情地浇灌着草木,更浇灌着豫哈情谊……
援疆感言
因为爱,所以爱
■ 李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河南省委、省政府,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援疆工作,新乡市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鼎力支持援疆工作。我有幸被组织选派为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倍感荣幸,无怨无悔。
3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回望走过的路,有着太深的感谢、太多的感悟。作为新乡市援疆工作领队和河南援疆伊吾县指挥部党支部书记、指挥长,感谢组织挑选了精兵强将,感谢团队给予了全力支持,感激每一位同志的艰辛努力和无私奉献,成就了新乡市援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作为伊吾县委副书记(援疆),感谢县委主要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厚爱,感谢伊吾县各族干部对工作的支持,感谢伊吾县各族人民对我的深情厚谊。作为一名援疆人,感谢各级组织的关怀和厚爱,感谢家人的理解、支持与默默付出。
近3年,我的足迹踏遍了伊吾大地,走遍了戈壁草原,伊吾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深情地爱着这里的人民,也将深切地怀念一起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精诚合作的战友和同事!因为,这里给予了我们骄傲和自豪,我们成为了伊吾儿女的一员,我们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在伊吾落地生根,我们出色地完成了组织赋予的使命任务!衷心祝福伊吾明天更美好,各族干部群众平安、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