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年底,第九批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将结束一段十分珍贵的人生经历。在疆3年期间,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培育产业、发展经济,以及提高医疗、教育水平等,克难攻坚、吃苦奉献,为援建地群众干成了许多实事、好事,树立了河南的良好形象,展现了优秀中原儿女的风采。为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我市援疆干部人才的精神风貌,本报即日起与《哈密日报》共同推出《豫哈情深·出彩援疆人》专栏,刊发本报记者专程赴疆采写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大婶,您怎么来了?”5月26日一大早,濮阳援疆人才、伊吾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高湘玲像往常一样换上白大褂,准备到病房查房,刚走出办公室,在医院的走廊里迎面碰上下马崖乡中心村的维则瓦尼汗·库尔班。
高湘玲在伊吾县人民医院妇科病房查房。
“还不是想过来看看你嘛!”66岁的维则瓦尼汗·库尔班紧紧地抓着高湘玲的手,像见到自己阔别多日的亲闺女。
“上次给您开的降压药都按时吃了吗?现在身体感觉如何?”“吃着呢。这几天心脏还是有点不舒服。”“走,我带您去检查一下。”“每次来都麻烦你,太不好意思了嘛。”“干嘛这么客气呀,只要您老身体健康,我比什么都高兴,以后还要请您这位农民画家教我学画画呢。”俩人一边亲热地聊着,一边往诊室走。
记者用相机记录下这一温馨的画面。维则瓦尼汗·库尔班得知记者是专程从濮阳赶来采访的,赶忙伸出大拇指说:“高院长医术高,人也好得很!她就是我们天山上的雪莲花……”
“她为我们医院帮了大忙!”
援疆之前,高湘玲是濮阳市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2017年2月,得知濮阳市动员医疗人员援疆的消息,高湘玲主动报名,成为赴伊吾县援疆医疗队队长。她和另外6名医疗援疆队员在哈密经过3天的培训后,于2月23日到达伊吾县人民医院。她克服了高原反应、空气干燥、水土不服等种种困难,迅速开展医疗工作。
“尽管我来之前有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医院的种种景象惊呆了!”高湘玲说,当时的伊吾县人民医院每个科室有执业医师证或执业助理医师证、能够上岗工作的也就两三个人,科室主任大部分还是住院医师,难以胜任临床工作;虽然设置了100张床位,但每个科室的住院患者只有两三个;妇产科一个月仅有3名产妇分娩;急诊科只能处理一些常见病,基本没有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医院先进的仪器不少,却没有人会用……“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技术不认可,大部分病人都转到哈密治疗,县医院成了一个中转站。”
所有这些,让受命为伊吾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高湘玲忧心忡忡,也让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经过苦苦思索,她决定调整工作思路,发挥援疆医疗队传帮带作用,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依靠丰富的医疗手段和真情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信赖。她的想法得到了时任院长黄一丹的鼎力支持,一场全新的变革在伊吾县人民医院悄然展开。
高湘玲开始带领医疗队开展病历质控工作,从上一年的病历开始研究,从发现的各种问题中详细了解当地医师的知识缺陷,认真整理后逐条纠正、认真整改。由于当地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高发,高湘玲和援疆专家认真分析后发现,这与当地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于是,高湘玲开始和医疗队员坚持每周下乡义诊。通过一次次宣传、一次次走访,当地群众对医疗队越来越信任,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随着患者越来越多,高湘玲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她和援疆专家一道,帮助当地妇科展开“两癌”筛查及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工作,加强了围产期保健的宣传,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开展了无痛分娩项目,降低了剖宫产率;开展了阴道镜、宫腔镜等新的检查治疗项目;开展了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等微创手术,让伊吾县的群众在本地就能和大城市的市民一样享受到市级三甲医院水平的服务。
成立“中医及维吾尔科”;建立规范正规的手术室;制订严格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在医院常年开展全员急救培训;选送医护人员到濮阳学习;与濮阳市人民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建立“大医无疆”微信群、伊吾县人民医院医患沟通交流微信群;实施援疆医疗专家师带徒制度……“她为我们医院帮了大忙!”提起高湘玲援疆以来对医院所做的贡献,无论是前任院长黄一丹,还是现任院长刘瑛,都如数家珍。
“她哪是在工作,是在搏命。”
2018年9月24日是高湘玲在新疆过的第二个中秋节。
这个节日,高湘玲原本是可以与家人一起过的,因为她的援疆时间是一年半,2018年8月已到期,可以返回。但因为县领导及医院院长的挽留,也因为她自己和伊吾县割舍不下的情谊,她决定留下来继续援疆。
当日上午11时,原本正在轮休的高湘玲接到医院值班医生打来的电话:有一名快到预产期的孕妇突然胎心减慢!高湘玲马上赶到医院,为孕妇做检查。
“我当时诊断孕妇为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必须马上手术。在随后的手术中发现,胎儿脐带打了一个结,如果脐带突然拉紧,胎儿血供中断6~8分钟,胎儿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高湘玲说。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手术,凭借专业的知识和精湛技术,最终母子平安。此时,高湘玲才松了口气,换洗衣服前往指挥部,与援疆干部一起包饺子过中秋节。
对高湘玲来说,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虽然身为副院长,平时要肩负更多的管理、检查、考核、组织下乡义诊等工作,但她更没忘记自己还是一名援疆医疗专家。她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只要医院有危重病人或急难手术,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只有医院的同事知道,高湘玲自己就是一个病号。援疆之前,她就患有哮喘、贫血、糖尿病、膝关节炎等多种病症。到了伊吾县之后,由于当地天气寒冷,她的膝关节炎越来越严重,几乎每天都是忍着疼痛在工作。她手机上安装的计步器显示,每天光是在医院楼上楼下所走的步数都在1.5万步以上。下班回到公寓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止痛药,然后在红肿的膝盖上涂上一层层的止痛膏,再进行红外线理疗。
2017年9月19日,医院收治了一名急性腹痛的女性患者,高湘玲为她做了卵巢肿瘤剔除手术,术中发现该患者同时有横结肠系膜根部恶性肿瘤,便马上紧急联合普外科的援疆专家继续为患者做手术。由于患者病灶部位特殊,并且与周围脏器粘连广泛,手术十分困难,最终用了4个多小时才完成手术。等把患者推出手术室,她才发现自己的双腿因长时间站立已无法打弯,膝关节肿得连裤子都没法穿上。
“高院长,你哪是在工作,是在搏命啊。”一起手术的护士不停地帮她揉搓着红肿的双腿,声音哽咽了……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和儿子”
“最让我欣慰和高兴的是,经过我们的传帮带,这里的很多医生都能单独顶岗了。逢年过节,医院的维吾尔族姐妹都会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为我们做拿手的新疆饭菜,我们相处得像朋友一样,”聊起3年援疆的感受,高湘玲说,“但我心里感到最愧疚的是年迈的母亲,最对不起的是正在读高中的儿子。”
2018年5月,她70余岁的母亲股骨颈骨折需要住院手术,高湘玲尽管心急如焚,但因为手头的工作太多离不开,只能在电话里一遍遍地安慰母亲。母亲理解她,忍着疼痛在电话里说:“你好好工作,我会好起来的,别惦记我。”但细心的她还是隐约听到了母亲压抑的呻吟声。那一刻,她的眼泪奔涌而出。
她母亲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做手术时,热心的同事给高湘玲发来了视频,她流着泪看完了母亲手术的“全程直播”。她姐姐对她说,母亲每次和她通完电话,总会在没人的时候偷偷地掉眼泪。
让高湘玲最牵挂的还有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儿子很懂事,2018年暑假,儿子利用假期时间到伊吾县探亲,给她种了几盆花,希望这些花能陪伴着她。
2018年8月,高湘玲去杭州开会,郑州中途转机有2个小时的时间。为了让已经半年多没见面的儿子看妈妈一眼,她的爱人开车带着儿子赶到郑州,一家人在机场吃了一顿团圆饭。分开的时候,儿子突然说:“妈妈,你转过头,我想给您拍张照片!”那一刻,她没敢转身——她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忍不住的眼泪,更怕她和儿子都不舍得离开。
高湘玲把对家人的愧疚都投入到了伊吾县这片热土上,用大爱温暖着这里的群众。她坚持学习维吾尔语,经常深入当地群众家中问诊送医。两年半下来,她结识了许多少数民族“亲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时她也出钱出力,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与丈夫结婚3年后,31岁的维吾尔族妇女阿迪拉终于有了自己的宝宝。“宝宝来之不易,我觉得我是个幸福的妈妈!”阿迪拉满脸喜悦。可是在一年前,怀上宝宝对阿迪拉来说还是一件困难的事。
2018年3月12日,高湘玲和阿迪拉妈妈结识后,第一次到阿迪拉家里吃饭时,得知了阿迪拉的苦恼,初步判断她有可能是输卵管性不孕,或者是由内分泌因素引起的不孕。
于是,高湘玲利用自己的专业和人脉资源,为她联系了自治区和哈密的妇科专家为阿迪拉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出来后,高湘玲又为阿迪拉制订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方案,并耐心做阿迪拉的思想工作,先后两次为其做手术,解决了输卵管梗阻的问题。手术后,高湘玲坚持每月为阿迪拉检测排卵情况,并加以精心护理。3个月后,阿迪拉终于顺利怀孕了。
现在,阿迪拉每天都会把宝宝的照片发给高湘玲,分享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
记者 杨少军 贺德敬 周源 文/图
援疆感悟
芳华易逝而隽美永存
高湘玲
人们常说“芳华易逝”,转瞬间,援疆时光行将结束,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援疆这个对我一生来说最为特殊的阶段,我是不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仍然清楚地记得刚刚进疆时从哈密到伊吾行走6个小时“搓板路”的一路颠簸;记得初到伊吾县城时被全城夹道欢迎时的激动;记得第一天到达伊吾就偷偷跑到县医院跃跃欲试的狂热;记得狂风暴雪中护送病人的艰辛;记得一年过了5次生日的温暖和感动……
虽然困难比想象中的不知道多了多少倍,但是,我却渐渐地适应了这里干燥少雨的气候;适应了每天流鼻血和皮肤瘙痒的不适;适应了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小超市的封闭;适应了冬天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适应了这里各族群众的朴实善良……伊吾,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道路艰难,一次次的下乡义诊,逐步取得了群众的信任;一遍遍手把手地培训,医院同事的技术一天天地提高;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大胆提出绩效和人事改革,医院职工的收入和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多次联系组织“濮阳名医伊吾行”,为伊吾县人民医院带来了河南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理念。
两年半前,新疆对我来说很遥远、很陌生。如今,我在这里认识了新同事,结交了新朋友,结下了新“亲戚”。在这里,我把我最精湛的技术奉献给伊吾人民,伊吾人民回报我以真诚和爱心。我庆幸,在我最美的年华里,我做了一件最值得做的事。这些,都将是我一生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