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报 记者刘红雨
金秋十月,枣果飘香。10月1日一大早,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马场村维吾尔族农民沙力·阿西木家的枣园里,忙碌着一群人的身影,他们是鹤壁援疆工作队的援疆教师,在帮忙收枣。
“这些红枣几乎是农民一年来唯一的收入,他们全都指望着这些枣呢。”想到几天前一场大风把树上的红枣摇落不少,眼看到了打枣的季节,援疆教师李魁胜惦记着“亲戚”沙力·阿西木,家里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满园的红枣怎么收到家里呢。他把这一情况告诉其他援疆教师后,大家主要放弃休息时间,集体利用国庆假期来到村里帮助抢收红枣。
老师们虽然平时干农活少,可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有的老师用竹竿打枣,有的老师顺着枣林间的田垄,弓背弯腰把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捡拾到果筐里。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干得热火朝天。尖锐的枣树枝划破了老师们的手和脸,他们戴上帽子、手套继续干活。55岁的援疆教师张玉臣弯不下腰,索性坐到地上捡枣。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和村民拉家常,既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又宣讲了国家的民族方针、惠民政策。
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望着一筐筐满满的红枣,沙力·阿西木满脸丰收的喜悦,高兴地合不拢嘴,他一直在用不太流畅的普通话劝大家:吃点馕,喝口水,歇一歇。其他村民也都深受感动,纷纷邀请援疆队员到自己家里吃饭,都被援疆队员婉言谢绝。
10月1日—2日,援疆工作队利用两天时间采收大枣1300多斤。鹤壁援疆工作队队长闫浩对大家的辛苦劳动表示感谢,称赞大家把汗水流在了枣园,把真情留在了维吾尔族同胞的心里,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亲真意在辛勤劳动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