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增杰
言辞坦率,不兜圈子,和史乃闪一接触,记者就感觉他的性格和新疆人很像,“豪爽”。但当他谈起工作,思路敏捷、条理清晰,跃入记者脑海的是另外一词:“细腻”。这一对看起来矛盾的词语,在他身上生动地体现出来。
11月7日,师交通局办公室,这位现任师交通局局长助理,向我们道来他的援疆故事。
援疆之前,史乃闪是河南省濮阳市交通局的高级工程师,妻慈子孝,双老身体健康。得知他成为第九批河南援疆干部人选后,家人不太理解:已71岁高龄的父亲史大秘有点费解,“工作好好的,跑那么远干啥?”妻子焦伟杰早已习惯他的东奔西跑不着家,“无可奈何”,“随你便吧!”他目光坚定,援疆是大事,我想为它尽一份力,做点有意义的事。
2018年8月4日,他来的第一天。
谈及能否适应这边的环境时,他笑道,这和老家没啥区别,连食堂做饭的都是师里请的河南师傅。
8月7日,师交通局会议室,他被任现职,主要负责师道路基础设施项目管理。
“领导给了担子,我就得挑起来!”三个月,他跑遍了山南山北,在建公路项目、团场连队公路和通连公路,总行程超过3000公里。
他工作很认真,经常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和大伙儿交流、沟通。
10月12日,淖烟公路(淖毛湖至烟墩)重载二级能源公路。
他告诉我,道路质量检测中有一项指标叫压实度。它反映着路面结构每一压实层的紧密程度,这条路的压实度标准是96%。
他们检测后,这条路的压实度在96%以上,达标。
但该项目为重载交通公路,他和单位其他几位工程师反复讨论,能否将压实度再提高点?
说干就干,最终经试验检测验证,决定把沥青路面压实度由原来的标准96%提高至98%以上。
“这2个百分点,会让这条路,整体更强、更稳定和更耐久。”10月23日,当他们再次来检查,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大伙儿都笑了。
10月22日,黄田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现场。
就如何精细化施工,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史乃闪向该路段的施工方提出了自己的“老方法”,时刻用六米长铝合金板尺时刻测量,发现有偏差,及时细料找补、趁热碾压。
该施工段项目经理王有利伸出了大拇指,“史工,老道!”
生活中他有一项爱好,发朋友圈,隔三差五会把所见、所闻、所悟发出去,他说,这是一种记忆。
通过朋友圈,父亲释怀了,“好好干,恁可别给咱河南人丢脸!”
妻子会经常打来他视频,嘘寒问暖。只是前几日,她说,“老公,我感觉你干得还行吧!”
“似乎所有的城市都是一个模样,只是,这儿的天很蓝,人很淳。”今天,他发了一条,“虽然没干得多么出彩,但已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