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报记者 刘红雨
与大漠、胡杨作伴,
无论酷暑、严冬,
与漫漫黄沙为伴,
不辞辛劳,不畏艰险,
不断成长,不辱使命,
圆满完成任务——
这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
他们,在地处大漠戈壁的哈密经历了什么?
感受了什么?
获得了什么?
失去了什么?
……,……,
来,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援疆的心路历程吧——
首批支教队员 岳凯旋:
支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人生财富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过去了,转眼间已经在石油一校任教了一学期,当初怀着一份激动、一份期待的心情还历历在目。这一学期,我付出着、收获着、感动着,这是我人生经历中宝贵的一页,洒下的汗水,也让我获得了巨大的收获。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想极快地熟悉教学环境,尽快投入到教学中去。刚到学校不久,就跟学校领导取得联系,咨询学校情况。初到学校,我积极听课,了解其他老师上课情况。认真备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去问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我也觉得很欣慰。
工作上,我被学校安排进了教研室,成为教研室一名干事,主要负责教研上的工作。期间,我负责查验学校各教研组的教研备课情况和一师一优课的晒课情况。期间,教研室还举办了青年教师赛,我帮助教研室王主任完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期间与其他老师的沟通交往中,我们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并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生活上,学校及时地给我们安排了自行车,这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哈密市教育分局也在我们的饮食上和住宿上得到了妥善的安排。所以,我特别感谢领导们对我们的关注、照顾及呵护,尤其是学校领导对我们非常重视,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关心及无微不至的照顾。工作上、生活中,他们尽可能的为我们提供方便,使我们倍感温暖。我们就一直被这样的关怀围绕着、感动着。其次,学校孩子们的敬重和爱戴,也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感动和鼓舞,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支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人生财富。这半年的经历,值得我一生珍惜和追忆,在今后的收获中,我会自豪地说:支教是我无悔的选择!
首批支教队员 刘丹阳:
我分明感到——青春的气息异常浓烈
2018年3月16日,我们一行七人从郑州师范学院出发,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支教路程。
依稀记得那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学校学习生活的不舍,也有对此行无限的期待。
支教,一方面是为这个地区的孩子带来一份光明与希望,同时也能对个人成长和公众表达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从刚到这里的一份陌生与好奇,到现在的熟悉与感动。学习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着实觉得作为一个孩子他们内心的纯真与可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我所在的哈密师范学校是一所中职学校,这里的孩子年龄大多在15-22岁,17级的孩子就像弟弟妹妹一样,15级的孩子更像朋友。
我授课科目为书法和美术。17级的书法课上,我们大多一起练字,一起纠错,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这也是我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的定位,一定要让他们喜欢老师,喜欢这门课程。
15级的美术课,我对他们的要求相对严格一些。作为未来的幼师,美术基础非常重要。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遇到复杂的图形和物体,直接来找我,我会告诉他们要先自己去尝试,如果不行就修改,多次尝试如果还不行,我会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真正的掌握到美术的学习方法。
五月中旬学校举办了运动会,我有幸作为一名计时裁判参与其中。三天的时间,当时真的觉的好漫长。强紫外线的照射还是不能适应的,然而,当看到同学们在跑道上挥洒汗水,努力拼搏的样子,顿时觉得我们在烈日下的炙烤并不算什么。
有些同学奔跑的速度让我们也不由得兴奋,激动的为他们加油!还有些同学拖着瘦弱的身体坚持跑完赛程,那一刻,我觉得好感动,她们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哪怕是最后一个,哪怕摔倒了,仍然会毫不犹豫的站起来;因为在终点,亲爱的班主任和同学们已经张开了双臂在等待着他们,运动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两个多月过去了,当得知我们还有二十多天就要离开的时候,除了有一种将要与同学家人团聚的喜悦,内心居然有更多的不舍。
无意间有几个学生得知了我们要走的消息,她们脱口而出:“老师,我们会想你的,下次再来新疆一定要联系我们。”顿时,心里一股暖流涌出,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三个月的缘分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短暂,这或许会是我们一生的联系。我从一个陌生的城市来,这个城市的人却对我无比的热情。
想想刚开始内心的忐忑:如果她们不喜欢我的课堂怎么办?不交作业怎么办?可是看看现在,他们每个人都真好,课堂上努力的配合我,有时候不能按时交作业会跟我解释会及时补回来,脑海里会经常呈现她们的笑容,那时,我分明感到——青春的气息异常浓烈!
未来,会有许多不同,会有许多新的相遇。但我觉得这份缘分是永远不会因为分离而中断的。亲爱的同学们,日后有缘,我们一定要以更好的自己来遇到彼此!
真诚的希望你们每个人想要的明天都能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