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毕了业愿意到基层去吗?”“学有所成,如需援疆,我第一个报名!”面对导师的询问,娄博华没有犹豫。本科一毕业就参选中国青年志愿者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并担任团长的娄博华,与一行14人一起,远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和克拉玛依乌尔禾援疆支教一年。
在克拉玛依市第十六中学的一年时间里,娄博华每周有15节课,还组织乒乓球社团兴趣班、开设团课、青春期教育课、中国传统文化课、技能培训课等来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
“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谈起支教的经历,娄博华说,“我最难忘的是孩子们的笑脸,是蒙古族姑娘飒仁娜给我起的名字‘巴特尔’(英雄的意思),是乌尔禾乡亲们的热馕和奶茶,是‘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唯干能成’的乌尔禾精神!”
来自河南兰考的娄博华曾是一名“珍珠生”,被“捡回珍珠计划”(资助品学特优、家庭特困的高中学生)连续资助三年的他深知学习机会的珍贵,“珍珠生”的“有爱走遍天下”的口号也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不能忘本,一定把要爱心传递下去。
带着这份使命感,上大学时,娄博华毅然选报了河南师范大学的“社会保障”专业,“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深知贫困人群最迫切的需要,我选社会保障专业因为此系民生疾苦,事关大众福祉。”
2013年“恋童”恶性案件“井喷式”曝光,乡村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是重灾区,这给孩子们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终生创伤,触目惊心的数据令娄博华彻夜难眠。然而当时国内专门针对此类事件的预防、“疗伤”的机构组织却寥寥无几。娄博华暗下决心,“一定要闹腾一番”。接下来的半年里,娄博华拉团队,查资料,搞走访,下乡村,找专家,谈项目……反复琢磨、调研,2014年,由娄博华团队策划的“小树苗儿童服务中心”,针对“恋童”事件中儿童受侵害状况,创构采用PPIP服务模式,在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和延津县寄宿制郝光屯小学成功试点实施。“我就是想着能让这些孩子碰到这样的事不害怕,还有人在帮他们。我相信,曾经的‘小树苗’应该能在社会上发出一丝微光。”娄博华说。
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李建涛(右二)与“小树苗儿童服务中心”团队合影(河南师范大学 供图)
“小树苗儿童服务中心”开启了基层调查的路后,“爱操闲心”的娄博华又盯上了农村经常出现的“宅基地”纠纷。从2013年开始,娄博华深入走访数百户人家,足迹遍布省内17个地市。在省保障房建设示范区安阳市调研中,他走访了抗美援朝老兵、越南自卫反击战老兵、“三无”群体、“五保户”、残障家庭和特殊贫困家庭等,进行民意评估,记录民众诉求。
“奶奶,没事啊,您放心啊,马上就会解决的……”这是娄博华对一位把他错当成决策者的奶奶撒的谎。走访过程中,这样的“尴尬”让娄博华几乎“寸步难行”。但也正是这么多期盼激励他写下了3万字的研究报告。2016年“两会”前夕,他将《关于创新完善新型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模式》的提案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三天内,点击量就达到了7000次。
“心系社会,心为天下穷苦苍生所系;助人有道,助倾弱者增益其所不能。”在娄博华的眼里,自己从读大学、到边疆、读研究生、搞学术都是依着这句话。5年时间里,被称为“点子王”的娄博华“点子”从没停过,有人问他,为啥在基层调查上那么多想法?娄博华说:“给这个善待我的社会做出一点贡献,去为处在贫弱中的人群发出一点呼声,这就是我的初衷。”(文 陈文杰 桑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