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文:“吾日三省吾身”。“自2017年2月,来十三师红星医院参加河南援疆工作以来,我便常反思三个问题:一是来疆为什么,提醒自己始终不要忘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为患者健康负责的初心;二是常思来疆做什么,要努力工作,有担当,有作为;三是离疆我将留下什么,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赵先锋
援疆是一种情怀
赵先锋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的主任医师,2017年2月17日,他作为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来到哈密,任十三师红星医院心内科医师。
在谈到当初为什么会来援疆时,赵先锋说:“我认为援疆是一种情怀,我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不能参军保卫国家,而援疆让我有一种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自豪感。”
来援疆之前,我想象中的援疆工作应该跟我原单位工作差不多,这里最需要的应该是医疗技术上的援助。然而,来了之后,他才发现这里的工作内容繁琐而单调,除了平时的查房、带教、会诊、义诊、健康讲座外,还要参加结亲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值班等等。
赵先锋说:“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2000公里外的哈密,我常常感到十分孤独,想家是在所难免的。”
除了想家,同时还要克服气候、环境、语言上的不适应。赵先锋向记者谈到令他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有一天,我坐门诊时接诊了一位维吾尔族患者,他的父母以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因为当时没有条件医治,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父母的离开给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心灵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后来,他发现自己也患上了糖尿病,顿时感觉十分绝望,从那以后,他做事开始走极端,有时甚至有轻生的想法。了解了他的情况以后,我便开始为他治疗,但由于我不会说维吾尔语,他的汉语说得也不是很好,很多时候需要维吾尔族同事帮忙翻译,后来交流次数多了,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汉语加上手势比划进行沟通,我给他提出了要控制饮食,运动锻炼,规律生活的建议,配上药物调整,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糖尿病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精神也见好转,情绪稳定,生活重回正轨。看到他的变化,我感到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对我作为一名医生履行救死扶伤职责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作为一名援疆人的极大鼓励。”
争做新时代的援疆使者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赵先锋认为自己不仅要立足本职工作,更要具备超前意识,超前思考,提前谋划。
赵先锋知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是迫在眉睫。于是,在做好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赵先锋把握防治关键点,提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的建议:从日常生活做起,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多锻炼、不抽烟、不喝酒、保持心态平衡。
赵先锋说:“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要从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做起,早期干预,提前预防,我把问题尽量思考得细致一点、全面一点,病患的健康就会多一分保证。作为心内科医生,我比别的科室的医生有着更为重要的职责。同时,我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自己必须先做到。”
一段援疆路 一生援疆情
遥遥哈密地,悠悠援疆情。一年半的援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还有不到半月这段援疆路就要结束了。赵先锋感叹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援疆工作更多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利用自己的医疗资源服务十三师及哈密的职工群众,通过这次援疆,我了解了国家的治疆方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怀,体会到了团体的力量,也看到了边疆人民的不易和他们的可爱,我由衷地敬佩他们。这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也是一次考验。”
“我已经把哈密当做我的第二故乡,把十三师红星医院当做我永久对口支援的单位,我也要争做新时代援疆使者,尽自己所能把河南人民的优秀传统、先进文化、先进技术传递到哈密,让哈密各族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中原大地带来的温暖和福利。我相信,有河南人民的支持,有河南省人民医院强大的组织团队和医疗团队做后盾,我的援疆工作会永远做下去。”赵先锋激动地说。 (孙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