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党辉,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师,第九批援疆干部,现于哈密市伊州区安居富民办
中国搜索哈密8月14日讯 从河南到新疆,从月季花的城市郑州到哈密瓜的故乡哈密,对于任党辉而言就像是一场梦。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在那遥不可及的地方生活、学习和工作,就连旅行的计划里也未曾有过新疆。可是命运似乎总是开着玩笑,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无措,也许这样的人生才够精彩,才够完美。
2016年12月的一个早晨,任党辉正在为郑州第十一届国际园林博览会的筹建工作忙碌着,突然收到组织上的消息要选派他去新疆哈密工作,时间为三年。当明白是援疆的任务后,任党辉心中充满了激动,却又感受到了压力。作为一个八零后,任党辉说,他非常希望有这样一个人生历练的机会,但是幼小的孩子,年迈的父母还有至今在北京部队服役的妻子如何割舍呢?到新疆就意味着幼小的孩子要同时离开爸爸和妈妈,年迈的父母也要接受一个家庭天涯相隔的事实。
任党辉的心里五味杂陈,各种复杂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他将这一消息通过电话告知了父母,父母沉默了,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他们没有任何准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任党辉回忆当时和父母通电话的情形,母亲哭泣了,幼小的孩子此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听到“奶奶、奶奶你怎么掉眼泪了,我去给你拿纸巾你擦擦。”父亲用哽咽的声音告诉孩子:“你爸爸要离开你去新疆工作了”。
新疆对于一个刚刚4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概念,他不知道这里离家有两千多公里,也不知道这里到处是沙漠戈壁。任党辉温柔地对孩子说:“毛毛,爸爸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雪山,有遍地的牛羊,有辽阔的大草原还有你爱吃的烤羊肉串。到了夏天你让妈妈,爷爷奶奶带你来。”当听到孩子稚幼的声音说道:“爸爸,你走了还回来吗?晚上谁陪我睡觉,谁给我讲故事呀”时任党辉已是泪流满面。
任党辉的父亲接过电话字字有力地告诉他,“你作为我们唯一的儿子我和你妈舍不得你走,舍不得你离开我们和孩子,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一定不要辜负组织对你的期望和培养,好好工作,注意安全,家里还有我们帮你照顾孩子呢,你放心去吧。给艳华说一下我们支持你。”听到这些任党辉不忍心的挂掉了电话。
想到还在北京部队服役的妻子现在还一无所知,电话告知她怕她接受不了,第二天任党辉就向单位请了假踏上了开往首都北京的列车打算将这消息当面告知。到了北京见到了妻子,她惊讶的问:“你怎么来了,孩子呢?”
“我这次来有件事情要告诉你,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什么事啊还要你亲自来?”
“我已经接受了组织的挑选,也审核通过了,过完年就去新疆工作了,成为一名援疆干部,时间为三年”。
也许是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根本没有让她有反应的时间,哗的一下她的眼泪就出来了,“孩子怎么办?我怎么办?我们都不在身边,孩子与孤儿有什么区别,同时离开爸爸妈妈孩子身心会有阴影的,你不为我考虑,你想想孩子啊,你怎么这么忍心就走了还是三年。”
北京的傍晚透着一丝凉气,在军队的操场上散步时,任党辉拉着妻子的手告诉她:“我是中央第九批援疆干部,当年先辈们艰苦奋战,才使得新疆从一片荒漠变成现在的瓜果飘香,而眼前我们这点付出算什么呢?你从军入伍17个年头了,不也是背负祖国的希望,人民的重托吗?你从入伍时的一个小丫头到现在为人妻,为人母,国家也越来越繁荣昌盛,这都是一代代人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你和我,现在对你和孩子的亏欠,不正好是将来的财富吗?我们现在就应该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和各族人民在一起,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疆而努力奋斗。你放心我进疆后会时常关心你和孩子的!”这时的妻子眼泪已不能控制,任党辉知道这是妻子对丈夫的不舍,对孩子的不舍而无可奈何时唯一的表达方式。
第二天当任党辉将要回郑州时,妻子给了他一张照片,这是孩子在北京时和她在单位的合照,上面还写着一段话:你在祖国的边疆,我在祖国的心脏,在新疆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充分展现你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奉献精神,三年后我们等着你平安归来。
妻子在任党辉即将回郑州时给他的照片
就这样告别了妻子、父母和孩子,任党辉踏上了援疆的征程,走进了伊州区富民安居办,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都说援疆人员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也许这就是任党辉这段故事的开始吧。(孙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