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密出发,沿着连霍高速公路一路向东行约50公里,便来到有着“进疆第一团”之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四场。这里,对于许多河南省援疆干部来说既遥远又亲切。遥远,是因为豫哈两地相距2000多公里;亲切,是因为从2010年开始,产业、教育、医疗、人才、文化……一个个对口支援项目如同一条条无形的丝带,将河南省与红星四场紧紧相连。自第九批河南省援疆干部人才骨干于2017年2月进入红星四场,一年多来,援疆干部们用心援疆、真情援疆、精准援疆,在天山脚下、巴木墩平原,谱写援疆新篇章。
医疗援疆暖人心
李文杰是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心血管科医生,2017年2月来到红星四场医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助。
李文杰发现红星四场医院规模不小,但医务人员奇缺;仪器不少,但会用的医生却不多。许多患者只能到几十公里外的哈密市伊州区去治疗。
李文杰在积极收治患者的同时,对医院专业基础差的医生进行定期医疗技术培训,并举办了“每周义诊”免费医疗活动。他积极和同事们一起研究患者病情,指导同事合理用药,起到很好的传帮带作用。自援疆以来,李文杰单独坐诊100余天,处理患者上千人次。
把精湛的技术留下,将情谊的种子播下,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伍,红星四场医院本着这一原则,让李文杰等一批援疆医疗专家对团场医院的的年轻医生进行一对一授课、手把手指导。在他们的带动下,红星四场医院2017年争取了36万元的援疆经费,并配备了8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共举办各类技术讲座10场,义诊活动8场次,门诊接待各类患者7000多名。随着他们培训、交流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深入,红星四场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医疗援疆不仅为红星四场的职工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还加快了团场医疗队伍建设的步伐。
教育援疆显真情
2017年2月以来,每到傍晚时分,当人们在红星四场街头漫步时,会不时听到从学校传来的悠扬笛声,这都是援疆教师李福臣的功劳!
李福臣是河南省焦作市铁路中学的一位高中音乐教师,他的到来如同一颗石子掉进平静的湖面,红星四场学校往日静谧的校园里从此乐声四起。李福臣将竖笛带进校园,带入课堂,致力将器乐进课堂打造成学校特色,并为此制定了3年教学计划。
李福臣说:“一心不可二用,但对于器乐,我认为一心不但能二用,而且还可以多用。器乐练习不仅可以培养人的注意力,还能提高手指的协调性,锻炼人的抽象思维。”在他的认真传授下,仅仅两周时间,红星四场不少学生就能用竖笛进行演奏简单的曲目。
李福臣的音乐课内容多、操作性强,更重要的是他比较注重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和创造。同一段旋律,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他让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节奏来演奏,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进行二度创作。此外,李福臣根据学生自身素质因材施教,以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李福臣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据了解,自援疆工作开始以来,河南省郑州市、信阳市、焦作市先后有7名优秀教师千里迢迢来到红星四场从事教育援疆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红星四场学校教学、教研成果显著,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
产业援疆强经济
老年公寓、设施农业大棚、连队党支部活动室、校车、广场大屏、医疗器械、教学设施……如今,“河南印记”在红星四场处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产业从河南省“嫁接”过来,在巴木墩这片热土上拔节生长、日益壮大。
2017年,河南省焦作市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加大对红星四场经济领域的全面援助并取得丰硕成果。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红星四场通过焦作市牵线搭桥,积极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15次,洽谈项目21个,签约项目12个,其中,投资10亿元的高科技降解地膜项目、投资20亿元的高科技建筑材料项目已落地,使团场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未来3年,河南省焦作市将帮助红星四场围绕葡萄、红枣、棉花、牛羊等农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围绕煤炭、化工、工业硅等产业基础,用足用活政策,打造资源利用型项目;围绕光热、光伏等自然优势,做强做大做精,打造新能源开发项目;围绕古建筑遗址、百万亩天然牧场和巴木墩水库等旅游资源,联合周边景区,打造文化旅游创意项目,围绕骆驼圈子独特的区位和人文优势,重振驿站雄风,打造新疆东部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项目。
文化援疆促团结
2017年5月,红星四场通过河南省援疆工作队牵线搭桥,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聘请太极拳名师来团场传授推广太极文化,让太极拳走进新疆、走进兵团。同时,红星四场高度重视太极文化推广活动,投资近50万元打造3个太极拳表演队,即哈萨克族太极拳表演队、学校太极拳表演队、老年人太极拳表演队,其中,哈萨克族太极拳表演队人数达300多人。
在学练太极拳活动中,全场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上千名各族干部职工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团结,使“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进各民族的血脉,融入到职工群众的生活当中。
目前,红星四场干部职工学习太极拳蔚然成风,太极拳成为团场干部职工群众休闲娱乐、强身健体首选方式。无论是华灯初上的夜晚,还是晨曦渐露的清晨,大家来到广场上、树荫下,以武会友、以武传情、以武健身,共同将太极文化发扬光大,为团场稳定和谐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天山脚下,援疆脚步铿锵有力;戈壁滩上,豫哈两地情深意长。在河南省援疆的“民生清单”上,一项项务实具体的援疆举措让红星四场各族职工群众充满幸福感。
(白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