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天山上的雪越来越厚,也不知山里下了几场雪了。白天走在路上,阳光晒着很暖,可是从山里刮来的风打在脸上依旧是钝钝地疼。空气洁净而清洌,不知道是不是幻觉,甚至觉得呼吸时空气从鼻腔到嗓子都有点儿甜。
来到伊吾一个半月了,感觉自己像一株戈壁滩上的芨芨草,迅速地适应了新的环境。一开始,因为天气干燥,每天流鼻血, 现在好像习惯了,习惯了伊吾粗犷的风,还有那吹落满地的落叶……
决心来伊吾支教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疯了,因为我的女儿才三岁多,刚上幼儿园,正是需要母亲陪伴和呵护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就像是鬼使神差一般铁了心就是要去新疆,仿佛那里的孩子们正在期盼着我,呼唤着我,等待着我。离开濮阳的的时候,我没有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出来,怕孩子哭闹自己太难受,可车要开动的时候却还是忍不住一直流泪。来到这里后,所有的状况和情绪,包括对新环境的不良反应、生病、工作的烦杂、下班后的孤独,我都可以忍受,唯独就是想孩子……想得整夜睡不踏实。其实知道女儿乖巧懂事,公婆也会悉心照顾,我应该放心的,不过还是忍不住去浮想联翩……
我对口支援的是伊吾县高级中学,到岗伊始,就接了初中美术班的工作,担负起中考美术考试培训的任务。考虑到我只在这里一学期的时间,又要让明年中考的学生能迅速掌握一种手工或者绘画能力,综合考虑下就选择了我比较擅长、学生又比较容易掌握的衍纸装饰画作为学习内容。
刚到学校第一天,行李还没有搬进宿舍,就开始上课了。在濮阳县我是担任小学的美术教学,现在却要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居多的初三班,对他们班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第一节进班之前心里是忐忑的,可"忐忑"两个字真的不足以表达我入班之后的心情。我尝试着让他们坐下,并挨个告诉我自己的名字,无奈的是,我的话淹没在他们的嬉笑声中。他们的名字既长又拗口,我连复述起来都觉得困难。第一节课就这样在口干舌燥的自我介绍中结束了,最终只有一个叫吐尼克的女生坐了下来。这节课简直让我来之前的信心和勇气低到了尘埃里。
课后我去找了班主任顾老师,教务主任刘老师和之前的美术老师,了解他们班的情况,跟他们讨教。在下节课前去班里,走廊里,操场上挨个对号记同学们的名字,并且自费购买了学习衍纸用的工具和材料发给他们。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实在是太差,虽然都是十六七岁的大男孩了,我还是像教我女儿那样,手把手地教他们制作。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友善和真诚,再上课的时候虽然纪律还有待提高,但是至少他们全部都坐下了。后来慢慢的开始遵守课堂纪律,跟上了课程进度。有的孩子还在课上课下跟我开玩笑,提问我他们的名字,因为还有初一初二的学生,我有时会弄混,这时候被记错名字的同学就会表现出非常懊恼的样子,然后给我一个灿烂的笑容说,老师,你叫我的外号好啦。
一次,我因为学校的考试耽误了一会他们的课,跟他们说抱歉的时候,第一节上课时那个不肯坐下的学生艾帕江一脸真诚地跟我说,“没关系的,老师,你能来这里教我们,我们就已经很感激了,要不我们还不知道我们中考的时候考美术该怎么办呢?”。他说话的时候虽然我表现得很平静,其实内心特别澎湃激动,感觉自己到这里来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值得的。
在生活上,除了之前听人说天气干燥会流鼻血是意料以内的, 其他所有的情况都是凭空想象。在这里,首先需要适应得是时差,比内地晚了近两个小时。刚开始,一到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五点半,我就感到饿得不行,撑到下班的时候早已经饥肠辘辘。
伊吾县城不大,地形狭长,西高东底,坡度很大,有一句玩笑话说“在西边掉了一个馕饼子,你得到城东去找,” 就说明了一是县城不大,二是坡度很陡。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和宿舍,分别位于县城的东西两侧,每天从西下到东,又从东上到西。一趟1公里多,每天四趟,开始走得小腿疼,就自我安慰上下班就把身体给锻炼了,也好,慢慢地就习惯了。
工作步入正轨以后,我像本校所有老师一样,值晚自习。期间正值十九大召开,我又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即创作一幅大型的以“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主题的衍纸作品。这样我除了备课、上课和值班护校,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办公室坐着构思作品。因为久坐,从脖子到腰都是僵硬的。时间紧任务重,实在担心走之前完不成任务,有负濮阳和伊吾的单位领导对我的期望。
来到伊吾虽然工作忙碌而紧张,但依旧感激来到这里点点滴滴的小确幸。我从内心里真想用这半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些终生难忘的事,虽天寒地冻,但内心依旧火热。
亲们,我在伊吾挺好的!不要挂念!
作者:援疆教师徐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