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广播记者刘长源报道:
“听朋友们说,从河南来了一个好专家,手术做得好,我们是专门到医院来的。”
在新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河南援疆医生马启敏让哈萨克族老人塔嘎特慕名而来。老人的儿媳帕提古丽告诉我们,以前看病要去乌鲁木齐、哈密等地的大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的精湛医术。“要是没有援疆干部,可能我婆婆和公公要跑到乌鲁木齐去,路那么远,跑来跑去很麻烦,我公公一个人也照顾不好。我婆婆在这儿住院治疗的话,白天我公公可以照顾,晚上我们下班回来替换着来医院,比以前方便多了。”
马启敏今年53岁,胃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缠身。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女儿,为啥还要二次援疆?马启敏说,只因她和天山有个约定。“我2015年在这儿的时候一直想把妇科微创做起来,我走的时候腹腔镜已经定下来了,但是没有到位。县领导送我的时候说,回头我们需要你的时候,你来不来啊?我当时没有一点顾虑就说,只要你们需要,我会再来。”
2017年2月,马启敏二次援疆,再次来到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并担任副院长。她注意到,巴里坤是偏远的五类地区,山区牧民多,一到大雪封山的日子,老百姓出行难,看病更难。为此,马启敏开设了“马大夫在线”微信群,全天24小时为患者答疑解惑。
去年3月22号凌晨4点多,哈萨克族孕妇曼妮扎发来微信,因为妊娠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提前临产,情况紧急!马启敏立刻起床,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医院,为曼妮扎实施了剖宫产加多发肌瘤剜除手术。11个子宫肌瘤被取出,曼妮扎母子平安。出院后,曼妮扎用淳朴的方式表达了对让马启敏的感激之情。“我去曼妮扎家中回访时,她让儿子认我当干妈,还给孩子起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河南别克’,我特别感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次援疆中,马启敏组建了妇科门诊、妇科病房,通过坐门诊、带学徒、每天查房等方式,把自己20多年的临床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曹艳云说,马启敏就是她们的“主心骨”。“马老师2015年来的时候就说,只要我在,有啥困难随时找,不论白天晚上。现在马老师在,我们就可以放开胆子干,我们的医疗技术在马老师的带领下也提高了。”
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志阳介绍,随着马启敏等一批批援疆医生的到来,如今医院的门诊量增加了20%-30%,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患者。“举个例子,宫颈癌患者如果到哈密做手术,报销之后需要自费1万多块钱。如果在我们二级医院,只花两三千就够了。组团式援疆不仅让我们医院的人员有所受益,更大的受益者还是广大的患者。我们对这些援疆的专家表示深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