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援疆动态
  • 项目援疆
  • 产业援疆
  • 教育援疆
  • 医疗援疆
  • 文化润疆
  • 旅游援疆
  • 消费扶贫
  • 党建引领
  • 援疆风采
  • 援疆快报
河南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援疆动态
  • 项目援疆
  • 清风豫援
  • 人才支持
  • 民族团结
  • 旅游援疆
  • 简报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援友风采

记十三师柳树泉“小饭桌”援疆食堂

2017年12月22日 11:07:03

时间的脚步已跨入2017年岁尾,援疆工作也已几近走完一年。此时柳树泉援疆队每个人都思绪万千,援疆工作给每位援疆队员带来了无尽的回忆。其中“老宋两口日复一日始终如一地辛勤劳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还要从“小饭桌”援疆食堂说起,援疆队员到达柳树泉后,柳树泉农场领导很是重视援疆干部人才,分别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委以重任,平素工作都很忙,又在不同的单位,中午休息时间短,且新疆饭食偏油偏辣偏干,食材多用不发酵的面,这对已习惯“汤汤水水”的河南人的肠胃是一个严峻挑战,队员们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腹泻、口疮、皮肤皲裂的症状,这种远距家乡五千里之外的边疆生活,加剧了思乡的情绪。王世伟副场长很精辟的总结了适应援疆工作和生活的“七关”,即“饮食关”“安全关”“气候关”“时差关”“语言关”“寂寞关”和“工作关”。抓问题抓牛鼻子,“吃饱、吃好不想家,干劲足!”“援疆队员的生活是最大的政治”河南援疆前指李湘豫指挥长和徐慧前师长在视察柳树泉工作队座谈会上都指出了这一关键点。考虑到现实存在,王世伟副场长提议成立“小饭桌”援疆食堂,大家下了班就可以吃到热饭热菜,既解决了援疆队员最为关心的吃饭难题,又天然的赋予了“小饭桌”援疆食堂--援疆队员的加油站,贯彻前指精神的小课堂,加强党建的小阵地,队员们情感交流的小茶馆的职能,与其说她是一支队伍,更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微信图片_20171222111527.jpg

这个群体中来自三门峡的援疆教师宋陆锋年龄最大,队员们就亲切的喊他“老宋”,他的妻子黄永梅从河南来探望“老宋”,看到生活艰苦便小住几日来照料身体不好的老宋,队员们亦称之为“老宋嫂子”,有时老宋也称妻子为“老宋嫂子”,每每惹得大家哄笑。她看到大家吃不好,欣然接受王世伟副场长的工作建议,主动留下来承担起援疆食堂的工作,成为一名“编外队员”,主要是提供柳树泉援疆队全部队员七人用餐,七名队员又各来自河南省商丘三门峡东西两市,饮食习惯也有着差异。

欧阳修早在《归田录》中叹道:“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俗来雅去,归根结底:众口难调,厨师不好当!天色鱼肚白,“老宋嫂子”便开始盘算着新的一天的菜谱。队员去工作了,“老宋嫂子”在住处也要工作了,只见她提上布袋在各民族的菜摊上“货挑三家”,遇到语言不通就连说带比划,不辞辛苦、无怨无悔,目的就是能让队员们吃上最新鲜的食材。当食材采购完毕,她便又开始凭借对于烹饪最为朴素的直觉,对食材、佐料看似随意搭配,对时间、火候的娴熟拿捏,再加上煎炒炸蒸煮等多样的烹饪手法,让简单的新疆当地食材在她的的手中化为带有浓浓河南风味的美食--烩面、手擀面、胡辣汤、粉蒸肉、卤面、疙瘩汤……

微信图片_20171222111532.jpg

“小饭桌”成立后,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天山脚下的兵团农场,大家又找到了家乡的饭菜、家乡的味道、家庭的温暖。吃饱了,吃好了的队员以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去。以前大家虽然在一个团场,距离很近,但是日常微信多,见面少,召开会议例行公事多,交流谈心少,有了“小饭桌”援疆食堂,大家相聚一室,聊聊工作、聊聊生活、聊聊人生,气氛随和而温暖,紧张疲惫的心也便释然。

《舌尖上的中国》如是说: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是啊!家,生活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这锅碗瓢勺的奏鸣曲萦绕着中国人的生活,反映了中国的伦理道德。人们在其中成长、相知、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很难知道哪个是味道,哪个是感觉,哪一种是情怀。

因为“小饭桌”援疆食堂,队员们深深感受到舌尖上的新疆之魅力。不仅有美味的慰藉,而且还有相知相爱的欢笑。

援疆食堂的笑声从哪里来?是从工作奉献的大爱中来!  

晃眼间,来柳树泉近一年了,多年以后,或许人们不一定会记得每位援疆队员的名和姓,但我坚信他们会记得这群可亲、可爱、可敬的人们在小小援疆食堂里传出的快乐的笑声,这笑声跨越千山万水,永远承载着他们对柳树泉的大爱,这笑声春风化雨,虽会随时光远去,定会永远在天山南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之中定格!

援疆的人来来走走,援疆人的路凹凹凸凸。无论如何,对我们每一个援疆人来说,笑声,力量、温暖,都是一个沉甸甸的历久弥新的岁月馈赠!

供稿人:柳树泉援疆工作队 苏照杰

来源: 柳树泉援疆工作队 编辑: 苏照杰

>>更多伊吾县

  • 伊吾县委领导深入公安基层单位 慰问一线民辅警伊吾县委领导深入公安基层单位 慰问一线民辅警

    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伊吾县委书记彭鹏,县委副书记、河 【详情】

  • 平顶山市、伊吾县两地检察院召开三年援疆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平顶山市、伊吾县两地检察院召开三年援疆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2025年1月9日,伊吾县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代理检察长郑海龙主持 【详情】

  • “红色伊吾”绘就同心逐梦新画卷——伊吾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伊吾”绘就同心逐梦新画卷——伊吾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月26日,伊吾县文化馆木卡姆培训班汇报演出在县文化活动中心举办 【详情】

援疆风采

  • 孙涛看望慰问援疆干部人才
    孙涛看望慰问援疆干部人才
  • 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考察调研
    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考察调研
  • 河南援疆前指召开党委会
     河南援疆前指召开党委会
  • 中原院士专家哈密行座谈会召开
    中原院士专家哈密行座谈会召开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2024 HNDXRMT.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18015758号-11 企业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旺路52号 固定电话:0371-8757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