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宇正在给患者诊疗。马志娟摄
他从5000里外的河南郑州赶来,带着一腔古道热肠、一身中医绝技和一片援疆真情,在市维吾尔医医院倾心为患者服务。短短半年时间,他的医德医术就获得我市各族患者及医院领导、同事的交口称赞。
他就是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赵明宇,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市维吾尔医医院副院长。他曾荣获“河南省干部保健局优秀专家”“郑州市首届名医”等多项荣誉。他十分擅长用中医正骨术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等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常常手到病除,深受患者信赖。
2017年2月来到哈密后,赵明宇一心扑在工作中,默默践行着一名医疗援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不辱使命 目标明确来援疆
8月16日,记者来到市维吾尔医医院时,赵明宇刚结束对一名颈肩病患者的正骨治疗。他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带记者来到医院西边的一个建设工地,那里耸立着一座四层高的综合病房楼,与该院门诊楼相连,主体建设已完工。“这座综合病房楼是‘洛阳正骨楼’援疆工程项目,将用于发展维吾尔医医院的骨科建设,今年就能投入使用。”站在这座楼下,赵明宇自豪地说。
当初报名来援疆前,赵明宇没有来过新疆,对新疆知之甚少。虽然有人曾劝他考虑一下,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赵明宇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后得出结论——就是要在这里“干个样子出来”。
初到哈密,赵明宇克服身体和生活上的不适,很快投入到工作中,也很快融入到受援医院的民族大家庭中。根据前期河南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给市维吾尔医医院找准“以骨科为主,大专科小综合”的定位,赵明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到日常诊疗,他都积极建言献策,得到了该院及市卫生局领导的肯定。在他的帮助下,市维吾尔医医院构建了颈肩腰腿痛专病专科,受到我市各大医院的关注。
德艺双馨 院方患者齐称赞
“赵院长医德高尚,他对待病人的态度值得每一名医护人员学习。”市维吾尔医医院党组书记王伟告诉记者,赵明宇先后多次随该院医疗队深入到伊州区五堡镇、回城乡,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萨尔乔克乡、花园乡,伊吾县盐池镇等偏远乡(镇)和农牧区,为当地农牧民开展义诊活动,得到广大农牧民的信任。
“赵院长的正骨术真的神了,很多农牧民常年受病痛折磨,经过他的治疗后,都有快速、明显的好转。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来我们医院找他诊疗,他坐诊的时候人多得忙不过来,他就不分节假日,放弃休息时间接待患者。对待贫困地区远道而来的农牧民,他还主动免除诊疗费。无论是我们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家属都深受感动。”市维吾尔医医院副院长阿地里·赛买提说。
“要不是赵院长,我的腿可能要废了。”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西村的哈萨克族贫困牧民阿合买提·吾马尔眼含热泪告诉记者,5年前,他因一场车祸伤了一条腿,受伤的腿不仅肌肉萎缩,还令他疼痛难忍、行动不便。他本来打算借钱去做手术,幸亏今年4月遇上赵明宇下乡义诊,经赵明宇的正骨术治疗后,他伤腿的疼痛感很快减轻,不需要再使用双拐,后续治疗了两次后,近距离行走已不用拐杖了。“赵院长一分钱也没有让我花,还治好了我的病,他就是我的大恩人。”阿合买提说。
伊州区五堡镇维吾尔族妇女阿里亚·吾尤甫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今年6月,她在农田干活时忽感腰骶部剧烈疼痛,家人把她送到赵明宇的诊室门口时,她已疼得涕泪横流。赵明宇轻声宽慰她,很快将她的病情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并用正骨术为其治疗。短短几分钟后,她的腰骶部疼痛就减轻了。
家住市维吾尔医医院附近居民区的回族妇女王桂芳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今年5月,接受赵明宇的正骨术治疗后,她的病情有明显好转,为此,王桂芳隔三差五带着桑椹、杏子等来看望赵明宇,可赵明宇总是婉拒 。
今年7月,伊州区离休干部龚兰生给市维吾尔医医院送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提到:“赵院长热情为患者服务,真是德艺双馨的白衣天使。”
据了解,由于我市各族患者的强烈要求,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和吐哈石油医院也邀请赵明宇每周分别去坐诊一次。无论在哪里,他的医德医术都广受好评。
勤学维吾尔语 民族团结得人心
在赵明宇工作的综合病房楼里,碰上维吾尔族医护人员和患者走过来,赵明宇都使用简单的维吾尔语亲切问候他们。
“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95%都是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患者也占大多数。针对这种情况,赵院长主动向我们学习维吾尔语,现在他已经掌握了基本问候用语了。”该院医务科科长阿依古丽·买买提说。
在赵明宇的办公桌上,记者发现了一张张用维汉双语写的日常会话用语,维吾尔语发音用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混合标识。“这是我为了记住维吾尔语发音想的一点办法。”赵明宇说,来到哈密后,他发现维吾尔族群众特别热情好客,也很善良。他学习维吾尔语,是为了更方便地与维吾尔族患者沟通。
今年6月,赵明宇在五堡镇义诊时,耐心为当地维吾尔族患者诊疗。“那天我们医院的车离开时,好多维吾尔族乡亲拦住车,捧着自己家的杏子、红枣要送给我吃,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赵明宇说。
倾囊相授 无私带徒传“绝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赵明宇说,三年援疆,他最终的目标就是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为了提升市维吾尔医医院的诊疗水平,赵明宇围绕骨科建设,将河南省骨科医院和科室的先进管理经验带到该院,并手把手亲自带教徒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医院的年轻骨干。
市维吾尔医医院理疗科医生亚合甫·依沙克和艾克拜尔·艾米都是赵明宇的徒弟。“我们每天都跟赵院长一起坐诊、查房,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他对待患者的态度印证了‘医者父母心’,他诊疗的技艺更可以用‘妙手回春’来形容,他教授我们时也是孜孜不倦。”亚合甫一句话连用了几个成语,一旁的艾克拜尔点点头,对这些话表示赞同。
市中心医院康复疼痛科的年轻医生王东亮也在跟随赵明宇学习。他告诉记者,赵院长在骨科方面的精湛医术受到哈密各大医院的广泛关注,他所在的市中心医院选派他来向赵明宇拜师学艺。“赵院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医学理念和经验技术传授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向赵院长学习。”他说。
十三师红星医院也选派了一名年轻医生向赵明宇学习。记者在同赵明宇的几名徒弟的谈话中都感受到了他们对赵院长的深深钦佩和信赖。
据了解,在赵明宇的带动和帮助下,市维吾尔医医院的诊疗技术和人才队伍培养得到明显提升。“赵院长把他的医术教给我们的医生,我们的医生再教给科室的其他医生,这样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就提高了,患者越来越多。以前医院的床位住不满,现在已经住不下了。”阿地里说。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哈密各族群众不出远门就能治好病,这就是赵明宇的心声。赵明宇说,援疆并不是一时一事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他要尽其所能,在离开哈密时把自己的医术留下,也把河南人民的深情厚谊留下。
责任编辑: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