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朱玉玲
我们曾三顾而未见到河南省援疆专家徐文超,幸好在他即将离开新疆的前一天见到了他。他个头不高,淳朴,平易近人。第二天,徐文超就要完成为期3个月的援疆任务踏上归途,他却舍不得离开援疆岗位,坚持到援疆工作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手术日,并在那一天连续完成3台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徐文超与受援的哈密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多尔坤有说不完的话。“徐主任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援疆医疗专家。他技术精湛、十分敬业,我们十分敬佩他。徐主任来的这3个月,给了泌尿外科很多帮助。”多尔坤说,徐文超带给当地医院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帮助,更多的是对医学的尊重和勇攀高峰的精神。
“援疆3个月真是太短了,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我心中充满紧迫感和责任感。我感到自己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但还未来得及做!”在援疆的日子里,徐文超总是这样说。他每天在病房里忙碌着,做手术、查房、分析病例、开展讲座、指导年轻医师书写病历……一有闲暇时间,徐文超就到患者床前仔细询问他们的感受,患者和家属都十分喜爱这位来自中原的泌尿外科专家。
在哈密市中心医院,徐文超不仅将泌尿外科先进的技术理念、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湛的医学技术带到病区,更将一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留在了那里。
在3个月的援疆工作中,徐文超完成150多台泌尿外科手术;除了节假日的急诊手术,他每天都是手术日,少则一两台、多则四五台。节假日里,他还参加下乡义诊活动,哈密市的社区街道、基层乡镇、偏远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也是当地医院学术讲座、讨论会上的常客,尽量将临床经验分享给同行。
3个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很平常,徐文超却用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把这3个月过得如此不平凡,让哈密同行、患者深深地记住了他——河南省援疆专家徐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