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翠
“援疆医生,亚克西!我要给你送一面锦旗,是你救了我妻子的命。”6月14日,当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援疆专家、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副院长张长远走进病房询问患者病情时,66岁的阿合苏木·艾力木赶紧迎上前来,紧紧握住他的手感激地说。
“是你们的信任,我还要感谢你们呢!看到你们能开心地离开医院,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张长远笑呵呵地说道。
躺在病床上的阿合苏木的妻子是一名脑动脉瘤手术患者,张长远于近日带领手术团队,成功为其完成了这例“复杂前交通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平诊手术,术后病人恢复顺利,效果达到目前手术治疗最满意的目标。
一时间,这位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来的河南援疆专家在哈密名声大震。要知道,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及良好结果,在我市尚属首例。
想为哈密人民多做点事
1969年出生于革命老区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张长远,高考时虽然以唐河县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国内任何一所高校,终因他家境贫寒选择了就读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六年制临床医疗本科,随后入伍。转业后,他依旧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医疗事业。
张长远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眼神坚毅而充满温情,语调不疾不徐,条理清晰、侃侃而谈,且不时流露出点点“率真”。
张长远不乏幽默地告诉记者:“有朋友说我适合当医生,尤其是神经外科医生。尽管我知道朋友在激励我,但在心理上我还是愿意接受这种积极的暗示——我非常幸运地从事了适合我性格并且令我热爱的事业。”
说起这次援疆之行,张长远显得特别兴奋,他说:“早就听说新疆是个好地方,来到这里之后感觉这里很不错。”张长远告诉记者,得知自己主动报名参加援疆工作,家人都非常支持,希望他多为哈密人民做点事。
脑动脉手术填补哈密空白
“ 过去,哈密不能开展动脉瘤手术,这类病人都需要转往乌鲁木齐治疗,有些病人在转院、等待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危险。”“如今有张院长带领神经外科同事们开展夹闭手术,是哈密脑动脉瘤患者的福音。”护士长李明霞激动地说。
据了解,张长远在完成“复杂前交通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平诊手术后,接着又做了1例“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手术
6月4日,张长远又通过急诊完成了第3台“脑动脉瘤”夹闭手术和脑内血肿清除术。目前,这3名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
张长远介绍,“脑动脉瘤”是颅内的“不定时炸弹”,不破裂时大部分没有症状,不容易发现。动脉瘤一旦破裂,患者表现为突发剧烈的爆炸样头痛,更严重者立即昏迷,死亡率在30%以上。动脉瘤破裂后在CT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24小时之内容易再次出血,死亡率极高。
救治患者,留下先进的医疗技术。这是援疆医疗工作开展之前,张长远的心愿。“怎样在3年时间把技术留下来?”张长远曾经非常担忧,为了更好地教学,他整理出自己的课件,先是对医生进行理论强化。
在教学中,张长远对学员采取“三步走”方法。他说:“医学这行,必须手把手地教。在做手术时,学员要在旁边看着学;学员和我一起做手术;学员亲自做手术,我在旁边指导。”
为了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他还向河南省人民医院申请了先进医疗器械,“技术跟上,硬件也跟上,受益的是哈密患者”。 张长远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