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翠
1961年,他的父亲响应国家“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号召,加入支援新疆的行列,在新疆工作、生活了50年,对新疆这片热土充满了浓浓的感情。
2016年12月,河南省选派特种设备专业人员的他参加第九批河南援疆工作队,他立即向父亲征求意见,此时身患重病正在医院治疗的老人,交代全家人谁也不许阻拦他去援疆。在父亲病危时,还牵挂着他援疆的事,在不能说话的情况下,用笔给家人写下了“你二哥去新疆我放心”“想回新疆”“新疆好”的话语……
2月20日,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到达哈密的当天晚上,他的父亲与世长辞。他,就是河南援疆干部、伊州区质量与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专业人员程锦辉。
父亲话语 成为指路明灯
“我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读书的时候成绩比较好。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大学,学习机电制造专业,可惜后来学校解散了,就辍学了。后来,父亲回家以后想再读书,来年再考,终因家庭困难,爷爷不让他再读书了。一年后,父亲来了新疆。”说起父亲和新疆的缘分,程锦辉陷入了沉思。
到了新疆以后,程锦辉的父亲先做了一名伐木工人,后来又进入工厂工作。程锦辉的父亲很善良,谁家有困难总是出手相助,对待工作也是极为认真负责。有时程锦辉的母亲责怪他做事过于刻板,而父亲却总以“是男人就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这样一句话回应。就是这句朴实的话,深深地影响着程锦辉。
“负责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程锦辉说,自己谨记着父亲的这句话。
“我喜欢新疆一望无际的戈壁和湛蓝的天空。离开新疆20多年,还会梦见在新疆生活的日子,我这次来援疆,不仅是因为我想回来作点贡献,也是带着父亲的心愿来的……”5月18日上午,程锦辉说话时眼神中透着一丝期许。
2016年10月,程锦辉得知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报名开始了,于是他就报了名。“我从小就在新疆长大,对新疆的环境、气候、饮食都很习惯,而这次名额中又需要一个熟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我去最合适了。”可是,报名后的程锦辉并没有急于将此事告诉妻子,他担心家人会阻拦他来援疆。
“当时父亲已经吃不下饭,喝水都会呕吐,每天依靠输营养液来维持生命,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只有45公斤。” 其实,程锦辉的担心不无道理,就在他报名时,父亲因患血管炎已住院治疗多时,太需要他在身边照顾。
自古忠孝难两全。一边是危在旦夕的老父亲,一边是援疆的重任,面对抉择,程锦辉内心煎熬。于是,他把援疆的事,委托妹妹告诉在北京住院的父亲。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父亲竟然很支持他的决定,并交代家人谁也不许阻拦他。
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最终带着父亲的心愿来到哈密。可就在他来到哈密还不到4个小时,就传来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再也忍不住悲痛的心情,眼泪夺眶而出。他说,在父亲病重时没能床前尽孝,在父亲去世时又没能送他最后一程,这也成了这辈子最自责的事。
真情援疆 用行动诠释大爱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程锦辉没有耽搁,很快就回到了哈密。
“郑州市有7万台电梯,哈密有1200台,无论数量多少,一旦发生意外,都会造成人身安全损失。”在上班一周后,程锦辉就给伊州区质监局提出想要建立电梯应急处置中心的意见,建议组建一支社会救援队伍,在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援。
“近年来,在程锦辉的带领下,郑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包括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安装锅炉高低水位报警装置、筹建电梯应急处置中心等。”援疆干部任党辉告诉记者,在郑州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程锦辉一直是个“传奇”。从门外汉到行业专家,这其中饱含着程锦辉的辛勤努力。2016年底,程锦辉负责起草的《郑州市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这是郑州市第一部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的政府规章,为郑州市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而且郑州市电梯应急中心也是程锦辉一手建立起来的。
伊州区质监局的同事们都对电梯应急处置中心的建立十分感兴趣。5月4日,程锦辉利用回河南出差的机会,将在哈密建立电梯应急处置中心的想法汇报给郑州市质监局,还积极争取到了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呼叫软件系统的免费使用权。此外,他又积极与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测研究院、郑州市特检所协调,与郑州市电梯协会联系,邀请专家来哈密传经送宝。
“从2013年开始,市质监局开始推行车用气瓶电子标签管理。过去检测靠人工记录,费时费力,贴上电子标签后,一扫结果就出来了,工作效率迅速提高。”程锦辉说,哈密目前没有气瓶检测站,因此,他正在积极筹划建立气瓶检测站的事。
“我要结合哈密的实际情况,把郑州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开来,用工作成绩把对哈密人的真诚感情表达出来。”程锦辉说,既然来援疆,就要竭尽全力为哈密做点事,他觉得才不辜负父亲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