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燕飞
自2010年以来,河南省济源市、商丘市、开封市共选派援疆干部人才15人次,到火箭农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任职,推动火箭农场医疗、教育、干部人才交流培训工作发展。
2017年,第九批援疆干部接过接力棒,开始了新一轮的援疆工作。
年轻、帅气、富有学识,这是援疆干部张杰给我的第一印象。张杰是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在火箭农场第一学校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疆之路。
在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原来张杰的父母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支边青年,他们肩负重托,不远千里奔赴边疆,投身于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至今,张杰的母亲依然生活在她们曾经奋斗过的这片土地上。如今,张杰又踏着父辈的足迹来到东天山脚下开始了新的援疆征程。
张杰在网上查找了很多关于火箭农场第一学校的资料以及视频。来到团场后,张杰说:“学校环境好,硬件设施也不错,学生很有礼貌,见到老师都会行礼、问好,老师之间也非常友善、热情。”
张杰是河南省商丘市第五中学的骨干教师和学科教研带头人,来到学校后,校领导并没有给张杰安排课程,而是让他负责学校的教研工作,在近一个月的调研和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后,张杰就学校如何开展教研工作,有了具体的想法。
“本学期重点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入手,主要从记课堂笔记和建立错题本开始。在课堂上让学生记重点、难点,便于课后复习,课下让他们建立错题本,查找错题的重点、难点还有考点,查因补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听课、开展调查研究的同时,张杰不断收集新同事们的建议和意见,完善自己的调研报告。“我目前的教学和教研经验方法适用于原学校,这些经验和方法是否适用于这所学校,还需要在实践中多听听老师和学生们的意见建议。”张杰说。
张新安和张杰一个办公室,平时两人经常交流和分析教学和教研工作,从张杰身上,张新安也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张新安说:“张老师工作态度认真,在教学方法和教研工作也有经验,比如建立错题集等工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习惯养成教育,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好处。”
“张杰老师来到学校以后,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中,3年过后,希望我们学校会有一批像张杰老师一样的骨干教师。”火箭农场第一学校校长周希伟说。
援疆医生王卉是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援疆时间只有一年半,但王卉早就做好了计划。“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团场的职工群众服务,与团场医生分享和传授工作经验。”
火箭农场医院妇产科医生高聪参加工作仅两年,王卉的到来对她来说是难得的跟班学习机会。王卉很喜欢这个好学的同事,主动向高聪传授经验,讲解业务知识,分析病理成因,这让高聪受益匪浅。
“王老师理论知识特别扎实,临床经验特别丰富,对于我这样刚入行的医生来说这些经验都是她们多年工作的积累,都是财富。”高聪说。
作为妻子、母亲、女儿,家永远是王卉最牵挂的地方,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儿子视频,了解儿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每天吃过晚饭,王卉也会到团场健身广场、百花园、孔雀园散散步,欣赏边疆小镇的魅力风光,还会把这美丽的风景拍成照片,发给远在河南的家人欣赏。
王卉说:“咱们火箭农场建设的特别漂亮,我在河南的时候根本想不到我来工作的地方会这么漂亮。这几天百花园各种各样的鲜花都开了,特别是牡丹花和芍药花,本来是生长在河南的,现在在团场也能看到,感觉特别亲切。我也要像花儿一样做个使者,把美好留在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