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刘智妍:
这里是哈密市十三师红星四场的常晖光伏电站,这里每天早上由无人机人巡检,地面由清扫机器人自动清洁。就这样,一个年发电量达到五千万千瓦时的光伏电站,实现了整个园区的无人值守。
常晖光伏电站占地面积为1000亩,整个场站布满了太阳电池列阵,由28个多晶硅电池子方阵组成,总计30兆瓦。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汇聚成一片壮观的“蓝色海洋”,犹如戈壁滩上“种”出的“太阳”,正源源不断地把清洁能源送到千家万户。
国家电投十三师红星四场光伏发电站站 长 盛发武:
红星四场二电站,常晖电站,总共装机容量是30兆瓦,年发电量在5000万(千瓦时)左右,我们装机三个电站,(总)装机是100兆瓦,年发电量可以达到1.5亿(千瓦时)。
哈密市地势平坦,受风沙影响小,全年日照时数高达3380小时,光热资源优势明显,是全国日照时数最充裕的地区之一。当地依托独特的太阳光热资源,在戈壁大漠上建起一座连着一座的光伏电站。2023年,红星四场光伏园区投入300万元技改资金,对光伏电站进行无人机集中值守、自动机器人清洗光伏板等进行提升改造,目前正在施工建设各类智慧化电站运营管理。
国家电投十三师红星四场常晖光伏电站主值班员 张棕伟:
无人机它是通过热成像,它会显示出由热斑,或者是有电池板损坏的情况,都会通过照片显示出来,哪个板子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发现。用清扫机器人的话,清扫比较干净,用水(清扫)的话,一是浪费太大,二是清扫出来电池板后面容易出现故障。
目前,红星四场已建成光伏电站6座,占地面积8300余亩,装机规模达200兆瓦,年实现发电量约2.8亿度,实现年缴税2500余万元。在十三师新星市,除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也极为丰富,蕴藏量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十三师新星市共建成风电企业16家、光伏企业24家。2024年1-2月,风电累计发电3.04亿千瓦时,光伏累计发电1.7亿千瓦时。
近年来,十三师新星市始终围绕绿色低碳调整能源结构,计划到2025年绿电配置达到50%以上,2030年达到70%以上。同时着力打造国内首个“风光火”打捆外送示范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源源不断把清洁能源送往中原大地,昔日的盐碱地和荒漠戈壁,如今变成了经济发展“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