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日益增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依据2022年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按中国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大约有88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和科普教育不可忽视。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3年主题是“Build Better Bone”(构造更好的骨骼),我国的主题是“强肌健骨,防治骨松”,呼吁各界共同关注肌肉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密切关系,更好应对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主要是骨量及骨强度下降、骨的脆性增加,虽然日常情况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严重,但是在遭受轻微创伤时就可能会出现骨折,如患者“轻轻的弯腰捡个东西、转个身,或者剧烈咳嗽,甚至打个喷嚏”就会出现胸椎、腰椎、肋骨骨折,导致患者痛苦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
1.疼痛: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甚至伴有肌肉痉挛。
2.乏力:患者表现为容易乏力,简单劳动后劳累加重,负重能力明显下降。
3.身高逐渐变矮或驼背,甚至出现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呼吸功能下降等不适。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信号
首先做个骨密度测量:骨密度测量是评估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可以准确检测出骨质疏松患者每个单位面积里有多少骨量,通过测定的数值可以提示是否为骨质疏松的患者,或者骨量减少或者正常,来评估骨折的风险。如果不想做骨密度测定,目前也还可以通过超声、CT、磁共振、抽血检查等初步了解骨质疏松情况。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1、合理饮食合理增加对生鲜奶、低脂奶制品的摄取,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肉类和含咖啡因的饮料。
2、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如走路、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减少跌倒风险。
3、正确规律晒太阳“暴晒”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并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4、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西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合理补钙和维生素D,必要时应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等。
6、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由肝肾亏虚、气血虚弱、经络不畅等多种因素所致。而该病的本则是肝肾亏虚。筋骨不强是肝肾不足造成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中医辨证遣方用药,延缓骨量丢失或增加骨量,同时配合外治(熏洗剂)、推拿、针灸、拔罐、理疗和运动等特色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姓名:岳宗进 (援疆)
职称:副主任医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专业特长: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脊柱侧弯、骨结核、骨肿瘤、骨质疏松症、四肢骨折、骨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及康复治疗。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
坐诊地点:中医楼一楼2号专家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