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8载,已是河南焦作孟州市某中心学校副书记,自愿来到师市援疆1年半。
缘何?火箭农场第一学校一年级(3)班的语文和道法教师宋瑞霞说:“教育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美好的,不要考虑太多,干就要干好。”
眼神清澈、亲和力十足,这是宋瑞霞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她说,她一直有两个小小的愿望:看海,看草原。
来新疆之前,她以为这里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得知有机会能来新疆任教时,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孩子念大学,父母身体尚可,丈夫也支持,就来了。”
2023年2月14日,宋瑞霞同其他援疆教师一同登上前往哈密的飞机。
“值得吗?”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不少家人和朋友不理解她的决定。
她的回答是:“值得。”
“教育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采访中,宋瑞霞不止一次提到。
诚然,学为人师,教书育人,不计得失,怎能不美好!
“在这里,我工作起来不仅快乐还有成就感。”宋瑞霞说。
第一学期,宋瑞霞担任六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师,然而她与学生们初识是在一次考试中。
她是监考教师之一,考试结束后,一个12岁的小男孩向她招手,告诉她,“老师,你真的很温柔。”
后来,在班级里,她见到了这个胆子大的小男孩——李朝阳。“很是喜欢新疆孩子,热情、有个性!”
问其教学方式。她说,“严慈相济。课上立规矩,课下做朋友。”
在课堂上,她特别看重学生的学习习惯:专心听讲、善于思考、细心做题。
一周后,她把学生的语文基础摸得一清二楚:基础薄弱,尤其是生字。
关于生字,她根据学生的识字基础,自创了“分析识字法”,分为三步,一是分析字的结构;二是找到最容易错的地方并组词;三是同学间互相检查。这种识字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识字的机械性,还能做到快速识记,印象深刻。
学生都叫它,“宋氏识字法”。
关于阅读和写作,她说这是高年级学生必须要学扎实的。她教大家学会分析、总结与概括;教他们“我手写我心”感受生活,抒发情感,还举办辩论赛,提高他们的语言逻辑性。
当然,宋瑞霞还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可擦笔。
学生上课时喜欢玩修正液,在手上转来转去。于是,她从老家购买了4大盒可擦笔,每盒12支,作为奖品,鼓励大家课堂上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积极举手、善于思考。
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她所带的班级语文成绩大幅提升。全校语文成绩前20名中,她的学生占60%。
爱人者,人恒爱之。宋瑞霞喜欢学生,学生也喜欢她。
六年级的学生个子高,搂着她,“老宋”“宋老”地喊着;一年级的小学生稚嫩可爱,老远瞅见,便张开双臂,像小鸟一样扑过来,“宋妈妈”“宋妈妈”地喊……
关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宋瑞霞说,“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去描绘好他们的未来。”
学拼音、学识字,她引导学生练习自己读题、分析问题,一遍又一遍,帮他们打好基础。
在一次《小荷》教学课中,针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她这样释义:“小荷刚长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多可爱,蜻蜓就来了。就像你们,刚出生时粉粉的,嫩嫩的,现在,花朵一样……”
在今年学校举办的“六一”经典诵读汇演中,一年级(3)班42名学生朗诵了《静夜思》《春晓》《赠汪伦》《三字经》《大学》(节选),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
“孩子们的进步,就是教师专业价值的体现。我深爱着他们,他们也敬爱着我,并努力学习,这就是教育工作的意义。”宋瑞霞说。
眼瞅着,归期在即,宋瑞霞的心里满是伤感:“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了。”
微风吹拂,两旁杨树哗哗作响,像在为每一个加油的日子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