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的开局起步之年。翻开2023年哈密市政协一年的履职答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市委“123456”发展思路,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热点,汇众力、聚众智,建诤言、献良策,深入协商、集中议政,绘就了市政协常委会高质量履职的最美底色。
聚焦城市更新 汇聚民生动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3年是哈密市“城市更新年”,按照哈密市委城市更新总体部署,市政协充分发挥联系界别群众优势,先后召开“发挥政协优势 助推城市更新行动”动员会、政策解读及业务培训会,动员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干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行动中来,为建设“两个典范城市”赋能添彩。
市政协委员走访伊州区新民六路停车场建设项目。伊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超摄
在一年时间里,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市政协依托“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们深入街道社区、职能部门调研、座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将城市更新工作“民声”变“民生”,使群众的“需求清单”成为“幸福账单”。
市政协委员与伊州区丽园街道干部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面对面交流。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超摄
通过建立“哈密政协+城市更新”基层民主协商平台,运用城市更新“百姓说”“面对面”“委员行”“进行时”四个协商平台,哈密市政协推进“宣传发动、凝聚共识、协商建言、民主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等7项重点工作,组织开展视察调研、座谈交流和跟踪落实20余次,收集整理反馈群众意见建议175条,为全面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凝聚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委员黄小军说:“随着城市更新工作逐步推进,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民接受度及包容度更高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对城市更新更有信心了!”
推动文史研究 增进文化认同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横跨天山南北,位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2023年11月10日,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哈密左公文化苑举行。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华摄
1880年6月至11月,晚清名臣左宗棠抬棺进疆、坐镇哈密,为收复新疆、巩固西北边防、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作出巨大贡献。2023年,市政协按照市委安排,紧紧抓住左宗棠收复新疆历史编入中学、大学教材契机,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前往湖南岳阳市、湘阴县和甘肃酒泉市考察调研,建立“哈密、岳阳、酒泉、福州”四市政协左宗棠文化研究交流协作机制。完成《关于进一步开展左宗棠文化研究转化交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报告》,并转化为左宗棠文化哈密品牌建设三年工作方案。
2023年11月10日,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哈密左公文化苑举行。研究院聘请了中国社科院、新疆大学以及左宗棠文化研究会等36家研究机构、高校为理事单位,30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等职务。
游客正在参观哈密左公文化苑。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国能摄
同时,市政协积极谋划推动哈密历史文化研究转化工作,研究提出“东天山文化概念和理念”“用好世界级地质资源、国家级文化遗产,建设山南山北两个历史文化旅游带、东部西部两个历史文化旅游区”等7个方面重点项目,助推文旅融合取得新发展。
在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哈密市政协与洛阳理工学院合作,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哈密史证研究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连续三年实施的《二十四史中的哈密》《哈密红色资源》等32个课题完成结项,建成投用“中原——哈密文化共融研究中心”。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合作,积极开展“哈密市域历史文物考古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东天山文化研究项目”,纳入河南援疆“十四五”中期调整规划。
目前,共有河南省市级12家研究机构、高校参与哈密文史研究,汇聚全国近百名专家学者智慧,开创了新时代哈密文史工作新局面。
服务经济发展 积极建言献策
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
一年来,哈密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扭住产业培育这条主线,在聚焦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哈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召开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工作座谈会。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宝玉摄
2023年12月13日,市政协组织召开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国网哈密供电公司、金风科技、哈密高新区管委会及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围绕哈密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市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邱加国说:“哈密市新能源储量大,这是哈密人的幸事。怎么用好这些资源值得思考,建议哈密市能够把新能源制氢作为重点好好发展,真正使哈密的新能源发电实现高附加值,使哈密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市政协组织哈密市直部门及区县政协委员、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政协委员深入区县、新星市,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开展集中视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文堃摄
这只是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镜头”。2023年,市政协紧扣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文旅产业、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复苏、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等10余个议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哈密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作用,组织委员深入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通过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界别协商会、对口协商会,凝聚共识、建言资政,助力构建富有哈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关于《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抓住历史机遇,发挥政协优势助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等10余篇70余条协商成果,被市委、市政府采纳,转化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履职能力
心怀大局者,方可下好“先手棋”。2023这一年,哈密市政协把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和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先手棋”,通过打造“石榴书苑”和“崇学悦读阁”等特色载体,广泛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举办内容丰富的政协委员大讲堂,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题协商议政等,采取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载体,广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市政协召开推进委员读书活动座谈交流会。融媒体中心记者 麦麦提摄
2023年6月26日,“庆七一·感党恩”哈密市政协“石榴书苑”读书分享会在哈密市图书馆举行。现场,市政协委员们在精彩的诵读活动中相互学习借鉴,激发情感共鸣,并结合读书感悟,分享关于读书学习经验。
据了解,市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开展以来,成立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组建12个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读书群,精心组织开展了6次线下读书分享活动。广大委员不断创新读书方式、丰富读书内容、提高读书实效,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全市政协系统蔚然成风。
同时,利用河南援疆资金,在洛阳理工学院建立新疆首个“政协委员新发展理念培训基地”,先后举办3期培训班,组织全市105名委员和干部赴豫学习考察、培训提升。在市委党校举办市、区(县)、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新任政协委员培训班,培训委员80名,促进更好知情明政、建言资政。通过“内学+外训”结合、“服务+管理”并重,提升了委员履职能力,激发了参政议政活力。
市政协“学习新发展理念,提高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第三期“委员新发展理念”培训班在洛阳理工学院举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昊鹏摄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政协机关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职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实践。2023年内,市政协始终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制定和实施年度协商计划,构建“党委出题、政府点题、政协谋题、民主征题、多方解题”的协商民主机制,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群众关心热点和社会治理难点等28个重点议题,深度协商、务实建言。
一年来,先后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各类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交流等活动68场次;修订《提案审查工作细则》,制定提案培育等9个工作方案和机制,首次实行了《市委 政府 政协主要领导 市委副书记及市委常委督办重点提案工作制度》,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有力推动16件重点提案高质量办理,引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方面85件提案高效办理、有效转化,A类提案达到77.7%,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10件优秀提案、7个先进提案承办单位获得了通报表彰。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新的一年,哈密市政协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共哈密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团结一心,携手并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为哈密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