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脚下,响彻同心筑梦的伟大乐章;瓜香大地,遍开民族团结的绮丽之花——这是哈密市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进步、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3年,哈密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融”的导向,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动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持续激发各民族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内生动力,民族团结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奏响各族儿女团结奋进新时代的主旋律。
以发展为“根”
助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月18日,记者在伊吾县盐池镇雪山养殖合作社看到,数百峰骆驼悠然自得地吃着科学配比的营养饲料。合作社负责人阿不来提靠着多年养殖经验,依托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驼公司”),带领社员不断发展壮大骆驼养殖产业。目前,合作社拥有300多峰骆驼,去年纯收入达150多万元。
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使用叉车搬运产品。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摄
阿不来提说:“中驼公司不但收购骆驼奶,还经常请专家给我们免费培训养殖、防疫、鲜奶储运,每进一峰骆驼还提前给5000元来扶持。靠着骆驼,我们社连续6年为103户脱贫户分红,去年每户每峰分红1200元。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作为伊吾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驼公司依托河南援疆资金全额拨付的伊吾县驼奶产业提质增效项目,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从建厂至今,该公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增强认同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在打造种养殖、加工端、销售端为一体的经济共同体过程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各族员工和群众心中。
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摄
中驼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赵军利介绍说:“我们与600多户农牧民、10多家合作社建立驼奶收购双向机制,实现本地900多户养殖户年增收1000多万元,辐射带动当地2000多户农牧民增收。”
在中驼公司的带动下,伊吾县骆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骆驼养殖模式。中驼公司还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凝聚企业战斗力、向心力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通过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慰问困难员工、结对帮扶帮教、师傅带徒弟等活动,促进各族员工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增收致富。此外,中驼公司连年对当地60岁以上老人开展慰问,还资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为农牧民做实事好事数百件。
伊吾县盐池镇养殖户与中驼公司签订协议。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吾守尔摄(资料图片)
赵军利说:“我们开展一系列暖心举措,就是让各族员工及农牧民既能‘留得下来’又能‘富得起来’,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哈密市积极探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想建设、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等方面紧密结合,赋予所有改革发展更多的政治意义,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坚持紧贴民生、凝聚人心,下马崖乡用一件又一件暖民心的实事好事,让各族群众的心和党紧紧连在了一起,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四个与共”的新时代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新疆疆纳矿业有限公司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融入企业文化,致力于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融合发展共同体”建设。引导各族员工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有效激活社会主体、群众主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文化为“魂”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连日来,在哈密左公文化苑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通过历史文化墙、3D模拟动画、展板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历代中原王朝“经略西域”和左宗棠收复治理新疆的历史史实,以及民族英雄左宗棠在祖国统一和新疆地区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游客在讲解员的指导下扫码进入哈密左公文化苑AR导航系统。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国能摄
“通过参观左公文化苑,让我零距离地感受到左宗棠心忧天下、精忠报国、清正廉洁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有时间我也要带亲朋好友过来看一看!”游客马丽说。
作为哈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去年5月,哈密左公文化苑被评为第二批自治区特色博物馆。11月,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又在哈密左公文化苑挂牌。今年1月13日,哈密市在北京召开了左宗棠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传承规划研讨会,邀请了专家学者,对哈密左宗棠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传承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对如何有力有效推进哈密左宗棠历史文化研究保护的实践路径提出了宝贵意见。
市民参观左公文化苑。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明摄
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郝常立说:“我们以成立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为基础和平台,做好哈密左宗棠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传承工作,将左公的印记融入城市风貌,融入市民生活、文化空间和文旅业态,成为哈密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让各族群众在文化浸润中凝聚人心,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左宗棠书信诗作楹联展”展出的作品。资料图片
哈密市按照历史逻辑,以史为鉴,在“凝心”和“铸魂”两个关键点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2023年,哈密市对左宗棠文化研究展示转化交流、尖甲坡墓群考古挖掘,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话语体系贡献哈密史证,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史实支撑。还挂牌建立了哈密文博院、西路军进疆纪念馆、下马崖边境派出所等1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体验馆,赋予哈密更多城市文脉和文化内涵,让各族干部群众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讲述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
以示范为“引”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转型升级
在伊州区北郊路红兴超市里,沁城乡芨芨台村村民吾米提哈·库娃尼地克正忙着上货、整理货架。半年前,她为了陪伴正在上学的三个孩子,只能靠打零工为生,家里入不敷出。哈密市江苏商会得知情况后,积极筹备,帮助她在学校周边开了家小商店,让她既能稳定增收又方便照顾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哈密市江苏商会与沁城乡芨芨台村村委会联合举办村民焖饼子美食大赛。资料照片
吾米提哈说:“商会不仅租金全免、帮我们装修,还经常过来采购物资,商店开了半年,家里的生活改善了很多,我们对今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更美好的期待。”
沁城乡芨芨台村99.3%是少数民族,长期以畜牧业为主。哈密市江苏商会作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依托芨芨台村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开发,帮助农户集中开辟种植园,推进农房、环境和卫生改造,培训农户逐步具备农家乐接待能力,形成旅游接待集群效应,实现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增收共赢。
“商会和相关部门帮着村民举办了法律、电脑、电焊工等等培训,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今年又结合我们的特色,共同举办了焖饼子大赛、游客民宿体验一日游、绿色公益集市等活动,增加了村民不少收入!”芨芨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玛伊热·阿迪力表示,“如今,芨芨台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的更紧,贴的更紧了。”
哈密市江苏商会党支部副书记许秀花说:“我们不断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载体,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同时,还成立了党群服务驿站,为会员企业和宝丰市场商业圈周边各族群众提供各类志愿服务上千人次,让各族居民在互帮互助中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来,哈密市持续加大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力度,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评选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巡回宣讲等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到每个社会“细胞”,也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2023年,哈密市伊州区、伊吾县下马崖乡、伊州区西河街道等12个单位被自治区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以互嵌为“基”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好运迎来四季福,新春送来八方财”……近日,伊州区东河街道阿牙社区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迎春送福送春联活动。来自伊州区文联的九名书法名家们为辖区一百多名居民写福字、送对联,让大家提前感受到了新春的气息。
阿牙社区开展“迎春送福送春联·翰墨飘香暖人心”活动,哈密书法家正在为居民写春联。融媒体中心记者 公伟摄
“社区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我们各族居民在一起跳舞、唱歌,同时还参加社区组建的各种文艺队,大家既收获了健康,也收获了快乐!居民们的感情更好了,心也更近了,谁家有事都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今年70岁居民吴胜男拿着挑选好的对联高兴地告诉记者。
阿牙社区气功队展示气舞《和谐共生》。融媒体中心记者 公伟摄
阿牙社区居委会主任蔡培说:“我们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除了定期组织文化活动以外,还开展困难群体帮扶、矛盾纠纷调解、民族宗教政策宣传等多样服务,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人人讲团结、个个争模范’已经成为大家的行动自觉!”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赴豫参观交流。资料照片
哈密市积极推进“三项计划”,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考察学习、夏令营等活动17场次,覆盖1419人。全市干部累计走访群众5.5万户次,举办联谊活动1.5万场次,办实事好事1.1万件,各族干部群众在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增进了感情,在干事创业、团结奋进中人心归聚。借助河南援疆平台,广泛开展“豫哈情 文化行”“中原名医哈密行”等活动,河南省50个县市区与哈密市50个乡镇结对援助,先后组织4批400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赴豫参观交流等活动,构建豫哈两地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大格局。
现如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植人民心田,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天山南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蒸蒸日上。哈密各族百姓倍加珍惜、奋勇前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一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