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挥洒汗水、默默奉献,是众多援疆干部人才的优秀品格。近年来,河南省以人才和技术支援为支撑,选派多名医务人员科学有序地开展援疆工作,使哈密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水平医疗服务,袁鹏就是众多医务人员中的一员。
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宣传日,当天下午,河南省第十一批援疆专家、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乳腺科主任袁鹏为科室医护人员上了一节生动的宣教课,并就乳腺癌前沿学术问题开展了学术探讨和交流。
袁鹏与科室医护人员开展学术探讨和交流。融媒体中心记者 麦麦提摄
袁鹏今年5月来到哈密,近5个月的时间,他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多项乳腺疾病治疗的新技术新业务,其中,“经腋窝单孔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填补新疆空白、“经腋窝单孔腔镜下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全乳切除术+假体植入I期乳房重建术”“单孔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切除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肿瘤标记夹定位系统”填补哈密市空白,还有“小切口切除巨大青春期纤维瘤”等多项技术革新手术,使乳腺疾病最前沿的诊治技术在哈密落地开花,为哈密乳腺疾病患者带来福音,患者张女士便是其中一位。
41岁的张女士因左侧乳腺疼痛多年求医无果,今年9月中旬,她得知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来了乳腺治疗专家,便慕名前来问诊,不但确诊了病因是左侧乳腺导管病变,还成功做了手术,这让她很高兴。“好多医生都建议我到上级医院再检查,原本我打算到其他省市去看,幸好找了袁医生,手术做得也很成功,切口也不大,病理分析结果也挺好,我真的很感谢袁医生。”张女士说。
袁鹏和科室医护人员正在查房。融媒体中心记者 麦麦提摄
“经腋窝单孔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前沿技术的应用,使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乳腺疾病诊疗技术实现了大飞跃,也开创了哈密医疗卫生事业新篇章,袁鹏却谦虚地表示,成绩取得离不开医院领导和科室同事的支持与配合。
袁鹏说:“很多方面都给了我支持。像新技术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欠缺,医院在引进时开启了绿色通道,很快就完善到位。还有组团援疆小团队里面的各位专家也给予了我很多支持,非常感谢大家。”
袁鹏说,身为一名援疆医生,使哈密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行业前沿诊疗技术,是使命所在,也是职责所在。他要利用有限的援疆时间,努力把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乳腺科打造成一流的全程管理综合治疗特色专科科室。带着这个目标,袁鹏和援疆团队成员以“授人以渔”为目标,每周坚持在科室开展乳腺诊疗知识授课,从基础知识到本专业最新进展,再到结合医院实际研讨和制定科室发展规划等,事无巨细,无一疏漏。日常实践方面,他积极鼓励科室医生全程参与,协同实操,使科室整体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袁鹏指导年轻医生分析病例。融媒体中心记者 麦麦提摄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乳腺科医师王璐告诉记者,在袁鹏主任的“传帮带”下,乳腺科定期的业务学习激发了全科医生的学习热情。“袁主任非常善于从细节着手,针对难点发力,通过早查房、讨论病例,随时指导和规范医生临床操作,及时解答我们年轻医生对专业的疑难问题,真的很感谢。”王璐说。
近5个月来,袁鹏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深入基层,在乡村、学校开展了10多场健康讲座。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哈密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向基层群众普及更多优质的疾病防控知识。
袁鹏说:“通过‘传帮带’‘师带徒’的形式,把技术留在哈密,打造一个带不走的诊疗团队,这样就算我们离开,哈密患者也能获益,这就是援疆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