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
近年来,哈密市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打造人水和谐的美丽哈密。8月30日至9月1日,“四季看新疆第二季”之“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哈密一路探访,为大家徐徐展开人水和谐的斑斓画卷。
市民在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里休闲散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由中央媒体、援疆省市媒体、自治区媒体等组成的全媒体报道团队相继来到伊州区天山乡哈密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了解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情况及项目建成后对西北电网的调峰、调频作用;参观哈密市陆港中心城北物流园项目,了解哈密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相关情况;走进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了解哈密河生态恢复工程还绿于民、还空间于民有关情况。
农民日报社记者王冠说:“我切实感受到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成本低、科技能源比较强,对于新疆的新能源体系的建设有很大的助力。”经济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马呈忠说:“看到哈密珍惜每一滴水,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融入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能够善治善用。”
8月31日,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在花园乡花庄子村实地参观了年馍的制作过程,品尝年馍独特的美味,探索庭院经济发展下的“年馍”如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新安绣馆了解传统刺绣与哈萨克民族刺绣技法融合下,如何促进地方文化发展,进而带动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前往石人子乡高家湖湿地景区,体验“文旅+”新业态下,巴里坤县域如何打造旅游新名片。
湖光山色的巴里坤县高家湖湿地景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华摄
中国日报社记者吴燕博说:“通过刺绣把中国古画表现出来,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另外,还有些绣品展示新疆人民的美好生活,非常精美、非常生动,相信海内外很多人都会喜欢。”
河南日报社大河网记者王辉说:“这里适合放松心情,洗涤自己的心灵。我要把高家湖的美景和故事讲出去,要把我们河南援疆的故事讲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家湖。”
9月1日,全媒体报道团队前往伊吾县,在淖毛湖镇晚熟哈密瓜基地,大家参观晚熟哈密瓜种植基地,了解基地种植模式、带动农户增收等情况。在下马崖乡,媒体团参观了下马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了解“梵高奶奶”茹则瓦妮罕·库尔班用画笔画出家乡变化和发展背后的故事。
在淖毛湖晚熟哈密瓜地里,村民在装运晚熟哈密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摄
新疆日报社记者魏永贵说:“每一幅画都代表着一个故事,都反映了一个故事,她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祖国的伟大成就,弘扬伟大民族团结精神,向五湖四海的游客宣传着新时代的乡村故事。”
水美天山,润泽新疆。此次专题采访活动是按照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一部署,自8月29日至9月8日,全媒体报道团队将前往哈密、吐鲁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以新疆自然河湖为采访线,串联起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历史文化线、民族团结线、经济发展线、生态文明线,讲好新疆河湖涵养生态、繁荣人文、滋养民生、润泽经济的生动故事,生动反映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