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3月30日下午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理解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深刻内涵,强调要不断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将哈密各项工作更加有机有效地统筹到高质量发展的体系中来,近中远结合,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建设。市委书记孙涛主持集体学习并作交流发言。
宁雪松、阿克然木·玉努斯、王毅参加集体学习并作书面交流发言,李科琼、韩雪峰、杜海涛、付剑伟依次交流发言,其他常委同志提交书面交流发言材料。
孙涛指出,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始终是我们党学习转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系统性地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擘画,前进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要到达的彼岸也已经清晰可见,现在就是要结合自身实际解决好过河的“桥”和“船”。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等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密结合哈密实际,打造好过河的“桥”和“船”,全力推进哈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孙涛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个必须”重要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与哈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层面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从空间时间维度统筹把握好各方面工作的时度效。一是要着眼于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站位全局。善于跳出哈密看哈密,自觉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放到全疆、放到西北区域、放到全国层面来看,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空间梯度开发、开放梯度推进的有利契机,在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创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二是要着眼于哈密现代化进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目标引领。系统研究提出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十四五”后半段的目标任务,做好各方面目标指标的测算和条件论证,让高质量发展与哈密的现代化进程紧密咬合起来。三是要着眼于哈密阶段性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务实举措。深入分析、精准把握哈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找准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工作起点,认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将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各项工作更加有机统筹起来,不急不躁,不等不靠,以务实举措、务实作风加快高质量发展。四是要着眼于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思想解放。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定位,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善于依托市场力量,持续提升各级各部门组织整合运筹市场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释放好各类市场主体在哈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孙涛强调,要按照自治区党委“一标杆两典范”的定位要求,按照市委二届四次全会明确的“123456”工作思路,加快高质量发展。一是要突出快速增长。持续强化“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发展”的理念,立足哈密投资空间潜力较大的实际,找准经济快速增长的着力点,狠抓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大企业开工达产达效的力度,在发展增量上狠下功夫。二是要突出产业培育。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聚焦培育壮大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尽快制定出台产业实施方案,以实施方案为遵循,精准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延链补链、产业体系构建等工作,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三是要突出改革创新。要强化改革思维,善于从体制机制方面查找发现、分析研究、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系统谋划有全局意义和撬动作用的改革议题,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要在扩大开放上提质增效,做活做大口岸经济,深化对口援疆合作,深化区域协作;在科技创新上奋勇争先,持续做好教育、创新、人才等工作。四是要突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将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为目标,围绕“一方水土”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突出“地域特点”打造比较优势,运用全产业链思维和市场手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要突出共同富裕。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成果实实在在落到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人心凝聚上来,赋予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共同体”意识,让各族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获得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五个认同”更加牢固。六是要突出要素保障。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好关键少数对高质量发展的领导作用;始终把安全挺在发展前面,强化底线思维,着力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用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以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为目标,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要坚持把干部成长进步作为事业发展进步、事业成败的重要标尺,持续提升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持续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人才支撑。
市直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