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距哈密市伊州城区25公里的陶家宫镇开发区红枣标准化管理示范园迎来几位特殊客人,他们是由南阳市援疆干部、伊州区林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程师王建玉带队的林果科技服务小组。“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冬闲培训果农冬季修剪技术,二是帮助他们联系红枣销路,为果农解决燃眉之急。”王建玉说。
王建玉是河南省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专业干部,也是河南援疆第十批干部之一,从今年4月来哈密报到后,他除了负责林果业新技术推广,还承担起陶家宫镇开发区红枣标准化管理示范园的技术指导工作。王建玉认为,哈密林果业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温差大,水果糖分足口感好,在林果科技应用上再补齐短板,哈密林果业产量和质量都能提高,增加林果种植效益也就有了底气。
为帮红枣示范园果农们提高技术水平,他每周都来两三次,从株距改造、春季修剪、基肥配比、滴灌频率、促花保果、防治虫害、果实采收、越冬保护等多个方面倾囊相授。示范园果农游继华告诉记者,他和另外三户果农共同承包示范园的近500亩枣树园,“以前我们是土法种植,今年王工经常来指导,手把手教我们新技术新方法,他技术好经验丰富,其他乡镇的枣树都有或多或少的病虫害,我们这枣园今年一次病虫害都没有,以前我们最高亩产也就500公斤左右,今年亩产接近600公斤,红枣品质还好,这都是在王工帮助下实现的。”
在枣树林里,王建玉向林果科技服务小组的年轻同事和闻讯而来的果农们详细介绍了冬季修剪的原理和技术要领。“枣树如果冬季不及时修剪,春季一次枝和二次枝长大后不透风,光线也照不进去,除了浪费养分,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所以冬季修剪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王建玉语重心长的说。
今年示范园的大枣丰收,但市场价格却不理想,帮果农打开销路成为王建玉最牵挂的事,前几天他通过南阳市的朋友联系了一家经销商,对方同意先收购3吨红枣。林间培训结束后王建玉马上与果农商量,从红枣装箱、车辆运输、付款方式等都一一安排妥当,才与果农们挥手告别。
据了解,今年伊州区林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减少人员聚集,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利用手机向广大果农提供线上技术指导,并组成科技服务小组将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来年林果业的增产增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