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哈密市、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百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赴豫进林州考察学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伊吾县15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积极参与“走进红旗渠·共筑中国梦”“同书甲骨文·齐诵满江红·传承爱国情”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豫哈两地交流合作,打造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友谊之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观纪念馆 重温红色记忆
伊吾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在讲解的引领下,深入了解“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的沧桑与悲凉,感佩林县人民十万大军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英雄壮举。
讲解员详细讲解了红旗渠这条“人工天河”的修筑历史,讲述了为彻底改变“十年九旱”的历史,林县广大干部群众日夜奋战,将漳河水引进林县的艰难历程。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和一件件朴实的工具,近距离感受红旗渠的开凿和修建过程,深入了解开凿红旗渠战天斗地的艰苦历史,被林县人民迎难而上、奋斗不息的举动所震撼,被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81人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生命,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吴祖太,也是唯一牺牲的外乡人。”在吴祖太的照片前,伊吾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们听着深情讲述,湿了眼眶。
登上“水长城” 体会修渠艰辛
沿着蜿蜒崎岖的太行山腰拾级而上,伊吾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们亲眼见识了当年修渠之难和建设之险,深深地被林县人民高涨的革命热情和卓越的创新精神所感染。大家纷纷慨叹,10万英雄儿女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人工天河”,有力促进了林县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传承和发扬。
走近经典工程 致敬伟大精神
在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看着悬崖上修渠人通过推小推车、抡锤打钎凿出的山洞,大家切实感受到“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艰辛,领略了当年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
青年洞的雄、险、奇、秀,处处流露出当年优秀青年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印记。在青年洞前,哈密市、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百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伊吾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代永忠说:“此次的参观学习经历了跨时空的对望、文化的碰撞、精神的传承、党性的再培塑,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传承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该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不断提高、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为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