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洛阳理工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走进伊吾县,多举措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
在伊吾县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团队指导老师们对汉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木”和“果”的汉字演变举例,让小朋友们对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小朋友们对汉字的兴趣。随后,带领小朋友们开展宣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主题故事会,团队成员和小朋友们亲切地交流互动,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经典,帮助孩子们培养学习国学的兴趣,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报告厅,团队指导老师们以图文并茂的演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汉字由来、普通话、汉字的书写和认读等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居民一步步的了解了汉字的历史、汉字背后的含义;通过介绍新疆美食的制作过程和猜字谜文字游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培训,巩固大家的汉语普通话知识,提升他们对汉语普通话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洛阳理工学院“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成员张晗:“我觉得这次活动十分有意义。我们愿意为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普通话的推广做贡献。”
村民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次活动收获很大,今后会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不断提高水平。
伊吾镇居民阿扎旦·吐尔贡:“今天参加推广普通话讲座,知道了很多有关汉字和普通话的知识,了解了汉字的来历,对普通话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希望以后有机会更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据了解,“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发起,旨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洛阳理工学院"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由该校17名师生组成。此次实践团成员,主要围绕"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主题,开展讲述中原文化故事、豫哈情深民族团结宣讲及交流活动。
洛阳理工学院“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指导教师孙维艺:“洛阳理工学院"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民族团结实践的号召,将三下乡实践活动融入大思政格局,通过讲述中原文化故事、传统美德故事,普及民族工作政策,开展普通话技能和汉字书写培训专场等,引导青年在实践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