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伊吾县召开欢送漯河柔性援疆干部人才座谈会,祝贺8名漯河柔性援疆干部人才圆满完成援疆既定目标任务,踏上凯旋而归的返漯之路。伊吾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蒋丽萍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河南援疆前指伊吾县指挥部指挥长王国建主持会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倪坤出席,县相关单位负责人、漯河柔性援疆干部人才等参加。
座谈会上,漯河市柔性援疆干部人才代表深情回顾了难忘的援疆时光,讲述了各自援疆期间的体会与感悟,表达了对援疆事业的真情热爱,展现了援疆干部人才舍小家、顾大家,讲政治、顾大局,敢担当、求实效的青春风采。各受援单位负责人高度赞扬援疆干部人才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作出的积极贡献,充分表达了对援疆干部人才的衷心感谢和真挚祝福。
据了解,为完整准确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河南省漯河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吾县框架协议》精神落地见效,进一步深化拓展对口援疆柔性引才引智新模式,高效利用漯河市人才资源优势。2021年6月,根据伊吾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漯河市选派了张俊峰、王征、张栩、苑征、郭玉青、尹海洋、王耀广、郭锐、刘向前、张起行、付浩、廖伟、陈掌印、刘冬凯等14名干部人才,康哲峰、郭仪娴、李美芳、戴娜、殷莉莉等5名艺术教师赶赴伊吾县,以“小组团”柔性援疆方式开展援疆工作,与受援单位一道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助推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效能。
一年来,援疆干部人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远离亲人,从中原大地只身来到新疆,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发扬胡杨精神,义无反顾投身伊吾建设,把伊吾作为第二故乡,与各族干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克服生活、环境等诸多困难,迅速融入角色,找准工作定位,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个人专长,务实创新、敬业奉献,在各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年来,援疆干部人才传帮带作用更为明显,落实“前后联动、以点带面、辐射全域、整体提升”智力援疆理念,着力为伊吾培养出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一年时间里,援疆干部人才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帮助梳理疑难复杂案件审理思路,当好“指导员”,介绍好经验,制定了节约型机关创建实施方案,撰写了《伊吾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防汛抗旱应急工作预案》,梳理了2018年以来自然灾害防治任务的落实情况,参与资金审计等各方面工作,培训本地干部人才,援疆人才资源效用向全县辐射,造福伊吾百姓。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漯河援疆队伍正在扩大,“文化润疆”系列活动正在成为对口援疆的一张“金名片”。一年来,援疆干部人才立足“文化润疆”,与派出单位进行对接,争取资金,购买文体设施器材赠送给当地单位、乡镇和企业,与伊吾干部群众完成拍摄“初心志”“爱我中华”“情倾大地”“精品党课”等视频课件作品,积极组织参与“党旗映天山”“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义务植树”“跟党走 共团结 圆梦想”等各项活动,受益人群达万余人次。
一年来,援疆干部人才中的艺术教师们将对孩子的“小爱”转化成了对教育事业“大爱”,经受了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环境不适应等多重考验,但仍然将百分之两百的热爱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将温暖和笑容带给伊吾的孩子们。工作期间,援疆教师们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专业优势,制定了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同时以纪念日、社团为载体,组织编排各类活动和韵律课间操,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运动,指导训练的四个合唱团多次获奖,助力伊吾县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漯河援疆干部王征表示,援疆一年,自己先后在县财政局预算科、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综合科、非税室等多个部门岗位工作,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进入工作角色,与援疆指挥部及受援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自己在返回漯河以后,也将和本地干部继续沟通,为伊吾发展建言献策。
漯河援疆干部张栩说,援疆经历一生难忘,新疆伊吾就是第二故乡。援疆期间,张栩的足迹踏遍了伊吾的山山水水,用镜头记录了伊吾县的发展变化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如今,虽然援疆工作即将结束,但张栩还想通过自己的专业,用镜头向更多人介绍远在边疆的大美伊吾,为“第二故乡”多做宣传。
欢送座谈会上,伊吾县委组织部、河南援疆前指伊吾县指挥部还为受表彰的援疆干部人才颁发了荣誉证书。
王国建从珍惜、感恩、奋进、祝福四个层面与与会同志一起交流。对8名援疆干部人才积极履行援疆使命,主动快速融入、积极倾情奉献,促进伊吾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新闻宣传、乡村振兴、医疗事业发展、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对伊吾县各受援单位为援疆干部人才施展才干提供的大力支持和服务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希望漯河援疆干部人才珍惜援疆过程中与伊吾县各族干部群众结下的深情厚谊,最大限度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为伊吾的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漯河建设添砖加瓦、出力出智、奉献青春,并祝愿各位援疆干部人才和家人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