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富民兴疆的根基。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团队进疆以来, 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在新疆考察时关于豫哈产业合作的指示精神,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充分发挥河南产业优势, 重“输血”更重“造血”、重支援更重合作,多策并举助力哈密市和十三师新星市打造新疆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情系东天山》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二集——产业援疆富 民兴疆新引擎
夜幕降临,郑州一片灯火辉煌。而远在2400多公里外的天山脚下,日照依然强烈。巨大的电力嗡鸣声,响彻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为了保障河南夏季持续攀升的用电需求,位于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的超高压天山换流站正在进行定期的电力检修。
新疆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天山换流站 生产主管 赵海鹏
确保咱们这个疆电外送的这个通道的安全。
河南充分发挥能源消费大省优势,每年组织疆电入豫400多亿千瓦时,电力援疆位居援疆各省首位。2022年进一步上调疆电入豫价格,预计哈密发电企业“十四五”期间可累计增收19.47亿元,既增加了受援地财政收入,减少了河南碳排放量,又推动了哈密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截至2022年10月,哈密南-郑州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外送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
新疆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天山换流站党支部书记 副站长 黄黎明
现在光伏、风电这个新能源比例逐年上升到了百分之三十八,有力地提升了清洁能源的比例,可以说是逐年提高了这个外送的电量。
河南不断加大电力援疆力度,不仅让哈密电力企业持续增收,还有力促进了当地新能源和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
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这家从河南援疆产业园孵化出来的援疆企业,2021年完成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实现了5兆瓦大型柔性碳纤维叶片的批量化生产,填补了疆内相关领域空白,成为新疆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通过和当地企业合作,洛阳双瑞全力打造风电装备全产业链,订单快速增长,产能不断扩大。总投资3.5亿元新建的新星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在十三师新星市正式投产。
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总经理 韩涛
从开始一亿多的一个产值,到现在三亿多的一个产值,也是有一个很长足的一个发展。
富民兴疆,产业发展是关键。河南援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立足激发受援地内生发展动力,重“输血”更重“造血”、重支援更重合作,深入推进两地优势资源有效衔接,为受援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助力。 近年来,先后招引中信重工集团、龙成集团、双瑞集团、瑞克沃新材料公司等21家河南企业来哈兴业,投资额达72亿元。一批带动性强、可持续性好、综合效益高的高质量援疆项目落地哈密,在拉长产业链的同时,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在兵团第十三师二道湖工业园区里,河南重点援疆企业新疆瑞克沃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产品就近供应给新疆油田和吐哈油田。这家新材料公司依托哈密丰富的煤炭资源,以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原料,建设了年产3万吨油田压裂助剂和20万吨石油压裂支撑剂项目,有效解决了当地煤田固体废物处理难题。
新疆瑞克沃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炜
目前我们投资三千万建一个兵团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援疆资金支持我们六百万。我们计划分五期,用十年的时间,建设年产一百万吨的石油压裂支撑剂生产基地,成为石油压裂支撑剂行业的行业标杆。
在位于哈密伊吾淖毛湖的新疆犇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新上的生产线可以把附加值最低的兰炭转换成工业型炭和无水兰炭,提高热值的同时还能减少气体污染物60%以上,一举解决了当地兰炭生产的高污染问题。
新疆犇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泽众
我们二期是一百二十万吨的增碳剂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差不多在五个亿,投产之后,总产值差不多在二十亿左右。
在哈密小微产业园垣疆医疗器械公司,对口援疆的“首席服务官”郑勇正在察看企业新上的医用护理、防护类产品生产线。这家2020年年初投产的河南援疆企业填补了当地医疗器材产业空白,企业选址、审批、立项都由郑勇全程跟踪服务。
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 伊州区发改委副主任 郑勇
在资金上面,协调援疆资金589万,对厂房进行无尘化改造,尤其是对实验室、口罩生产线、棉纱生产线、还有一次性防护用品生产线,进行了一个资金投入 。
目前,企业已陆续投入4000多万元, 生产车间升级改造完成后,将形成日产20万只口罩的产能。
垣疆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牛建美
想把长垣模式给搬过来,就是把我们做一个比较全的这个医疗耗材企业,为新疆的这个医疗器械产业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项目为王,实干为要。在河南援疆招商团队全力推进下,河南索克物业从进疆考察到落地注册只用了7天,河南万帮投资6亿元盘活了停滞5年的红星国际城烂尾项目。
万帮总经理 黄栥
营商环境还是比较好,前期的手续完善得比较快,准备后面还得开发这个二十万平米,大约投资二十个亿。
河南建立援疆项目联合推进机制,落实月报告、月通报、月调度等制度,紧紧围绕“十四五”援疆规划,对5类96项130多个援疆项目,建立台账、加强督导、全面推进。投入援疆资金3.5亿元建设的河南援疆产业园,目前已建成一期二期标准化厂房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4家,总投资9.95亿元,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解决500人就业。
新疆花麒特乳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赛利
厂房建了以后,很多企业前期来避免了这个土地投资、厂房投资等等这部分资金免了,这都是援疆产业园(投入),它的起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援疆,不仅促进了受援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还有力带动了乡村振兴,助推哈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河南援疆企业,新疆唱歌的果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通过FD冷冻干燥技术,对当地优质哈密瓜、葡萄、红枣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年处理各类鲜果蔬近8000吨,加快了哈密农产品产业化进程。
新疆唱歌的果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军伟
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哈密当地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助力了乡村振兴。
哈密瓜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如何找到它的甜蜜密码,实现持续增收?2020年10月,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河南大学农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依托河南大学生物学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双方在哈密瓜分子育种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
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郭艳霞
我们希望未来的合作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把我们现在栽培的哈密瓜的一些品种的抗病性、品质方面,给予很大的改进。
此外,为了帮助受援地农产品打开销路,河南还把服务做到了家门口。2022年6月2号,河南援疆“哈密号”地铁专列正式在郑州开通, 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就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下单购买哈密的旅游、农特产品 。借助一亿人口的大市场,河南构建了“源头直采”消费帮扶新模式,每年让1万吨哈密优质农产品畅销河南。
找准项目,选好产业,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河南积极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受援地,帮助各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在巴里坤黄土场开发区巴彦德村的蔬菜种植大棚, 村民朱马别克采摘的辣椒,几个小时后,就能走上巴里坤居民的餐桌。
巴里坤黄土场开发区巴彦德村 村民 朱马别克·巴太
浇水,种苗子,一天八个小时,一个月三千五百块钱,高兴。
2021年5月,黄土场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投资590多万元,其中河南援疆资金350万元,计划把闲置的90座标准大棚都改造成蔬菜大棚,现在已经有50座实现了四季有收益。
巴里坤供销贸易公司副经理 卢艳
填补了巴里坤冬季无蔬菜种植,依托我们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建设,往后我们还要发展乡村旅游、亲子采摘等产业,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就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在十三师红星一场的设施农业大棚里,羊肚菌也到了成熟的时候。河南援疆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天山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在伊州区、红星一场、伊吾县等地投资建设羊肚菌种植基地,为当地种植户提供种源和技术支持,单棚平均产值超过6万元。
十三师红星一场一连职工 李建波
目前的销售产出来的东西都能销完。
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 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郭志勇
通过政策的倾斜,资金项目的支持,让羊肚菌早日能成为我们哈密市当地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在河南援建的巴里坤阿依纳布拉克村就业基地,农闲时节,村里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的服装加工点就能多挣一份收入。
巴里坤阿依纳布拉克村 村民 吾木提汗
就是在这儿做订单,我们的年收入大概在六千到八千左右。
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还有31岁的努尔扎哈什·哈布迪什。通过培训,她已经在新疆晋阳豫食品公司上岗,成了企业工人。
巴里坤大红柳峡乡 村民 努尔扎哈什·哈布迪什
现在学得还可以,我相信我们公司有那个发展前途,我想继续在这儿工作。
晋阳豫是河南开封的一家百年老店, 2022年2月入驻巴里坤县,援疆资金投入190万元为企业装修厂房和设备安装, 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尝到产业发展甜头的,还有伊吾县盐池镇的牧民阿不来提.苏来买。他养的五十峰骆驼,一年能带来一百多万的收入。
伊吾县盐池镇农民 阿不来提.苏来买
他们中驼公司,帮得忙多,河南援疆好。
阿不来提口中的中驼公司是河南援疆重点企业,2018年落地伊吾后一改当地有养殖、没加工的局面,企业年加工生驼乳2000余吨,产品畅销全国,带领众多养殖户走上了致富路。
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蕾
我们带动伊吾县八百余户农牧民 年增收一千余万元,辐射南北疆四千余户农牧民参与骆驼养殖。
眼下,投入1500万元援疆资金的驼奶实验楼和两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正在加快建设。
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 伊吾县发改委副主任 韩志华
依托中驼公司打造完整的驼奶产业链,让它发展成伊吾县农业支柱产业,不断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
近年来,河南已累计投入农业援疆资金1.21亿元,推进14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在农业、服务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和促进就业等五个领域发力,帮助受援地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活跃着河南援疆人的身影。每到秋季,援疆干部、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方先珍都会深入牧区,指导养殖户做好牲畜、家禽疫病预防、饲养管理等工作。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山南开发区火石泉养殖区党支部书记 姜爱宏
我们村是集中牛羊养殖为主 疾病控制比较难控制 方主任平常每月来一次,春秋两季是疾病高发期,差不多一月来两三次、三四次 。
河南第十批援疆干部 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方先珍
饲养管理是一方面,但是动物疫病的防控也是最为关键之一,我们会随时监控他们每一个牛羊健康状况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方先珍钻得了羊圈、进得了鸡舍,三年来,她走遍了哈密各大牧区。 在她的主导下,哈密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设置了86个动物疫情监测点,这项工作在全疆地州市中属于首创。2022年10月,方先珍作为党代表出席了党的二十大,她也是全国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的唯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