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哈密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区战略,在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机制上下功夫、求实效,着力为哈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2月19日,在新疆新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雅酒业)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灌装、压塞、封帽、贴标、装箱……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做准备。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技改扩建工程,新雅酒业建成了一座2400平方米的葡萄酒技术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和一个4000平方米的葡萄酒技术研究实操车间。车间内有34台发酵罐、43台储酒罐,并引进螺杆破碎机、气囊压榨机、大型制冷机组等专业设备。设有葡萄酒技术研究工作室,配备了葡萄酒检测设备、全自动葡萄酒分析仪及相关葡萄酒化验用仪器设备,为葡萄酒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雅酒业生产线工作人员正在装箱。融媒体中心记者 范堃摄
今年9月,新雅酒业的企业创新平台——葡萄酒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哈密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得15万元资金支持。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1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运行、管理和评价机制已基本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疆新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酿酒师、董事长刘荣刚说:“科技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计划每年投入500万元,细化产品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行业专家、科技人才进行深度合作,打造稳定的技术团队,开发高品质产品。”
哈密市一直将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作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2022年10月,由河南理工大学和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被认定为自治区首批四个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研究院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才优势、河南援疆及地方政府政策优势、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区位优势及新疆能源资源富足优势,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多学科交叉、“政产学研用”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发展思路,广泛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成果产业化,打造应用技术研究、行业技术研发的载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河南援疆干部、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院长盛伟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引领驱动,这也是研究院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引。我们致力于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打造哈密市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端人才引育基地。”
记者从哈密市科技局了解到,2022年,哈密市安排财政科技预算资金6330万元,市本级科技管理部门可支配科技资金550万元,引导社会投入研发资金超过3000万元。此外,我市科技管理部门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现已取得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立项支持30个,争取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数创我市历史新高。建立哈密市科技计划项目库,常态化开展项目收集,现已收集各类项目111个。今年,我市全社会研发资金投入达到1.5亿元,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2023年,哈密市将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开展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完善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和引进机制等,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潜能,为哈密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记者手记
哈密市委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充分依托哈密的比较优势,以园区、产业聚集区为载体,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最大限度把哈密能源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
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不管是新雅酒业与当地果农建立合作关系,还是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技术本土化,都是充分利用哈密“资源”的最好体现。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大考”,借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推广应用能力,对哈密而言,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随着体制机制日臻完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哈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必将精彩无限!